波新聞-戴貴立/ 特稿
沈富雄在臉書表示,台灣要「武推」不要「兵推」,但這個「武」不是武統的武,武統之推,北京一定常常在推,不用我們操心,我們也無處置喙。沈富雄還解釋說,「武」者,「止戈」也,「武推」就是「止戈」之推。如何讓兩岸領導人化干戈於無形,雖「腦動」,繼之以「心動」,終究不敢「手動」,旗未飄而已偃,鼓未擊而已息,讓一場三方皆是輸家的戰爭連發生的機會都沒有。
如果文字解釋讓學醫的「望文生義」,可能會誤導。假如文字遊戲或是卜卦算命測字作如是解說,那就勉強同意。
武當形容詞,會意字。從止,從戈。據甲骨文,人持戈行進,表示要動武。本義:勇猛,猛烈。《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莊王曰,夫文止戈爲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易經•履》:「武大爲於大君。」《詩•鄭風•羔裘》:「孔武有力。」《楚辭•九歌•國殤》:「誠既勇兮又以武。」古籍武的意思都是勇猛,威武,不是「止戰,愛好和平」。
武當名詞指干戈軍旅之事,如果當動詞,意思是繼承,如《詩•大雅•下武》:「下武維周,世有哲王。」武還可以當作量詞,「古代六尺爲步,半步爲武。」左丘明國別史《國語》說:「夫目之祭度也,不過步武尺寸之間。」
大陸《騰訊網》署名「廣雅」的作者,引古文字及武鬥圖案解說武字。他表示:「提到『武』字,大家腦海里肯定會閃出武力、武器、動武等詞彙。」文章還說:「武,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與暴力、非和平的字眼聯繫在一起的,這便是『武』的本義。」
許慎《說文解字》中注釋「武」時,卻引用了這樣一段典故:「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讀作輯,收斂、停止的意思)兵,故止戈爲武。』」
許慎意思是打仗的目的不是耀武揚威,而是爲了停止兵戈。在這裡,楚莊王以會意字的字形解釋「武」字的涵義:武,由「戈」與「止」構成,「戈」是兵器,「止」是停止,望文生義,武乃止戈,也就是「以戰止戰」。這種說法許慎錯誤,因為止不能解釋成停止,而是邁步向前,古今義要區分,同時還要看例句。
甲骨文「武」中的「戈」固然是武器,「止」不該解釋為停止。「止」在古文字中同「趾」,也就是腳的意思,腳是用來行走、行動的,與兵器「戈」放在一處,明白指出「拿起武器立即行動,我武維揚殺氣騰騰。」其本義可是與許慎曲解的「以戰止戰」的釋義南轅北轍。
學者黃文璋也有專論「止戈為武?」黃文璋的文章裡面說:「武常被解釋成止戈為武,一旦止戈當然表不武了。」止息干戈,美好願望即停止戰爭,有人依此涵義,來表達對使用武力的看法,或用來勸架調停戰爭。
只是每當聽到或看到「止戈為武」,學者以及國文教師總是有些疑惑。動武者,莫不想擊敗敵方,且除非完全殲滅對手,否則到頭來,並不會止戈。黃文璋認為「戰敗的一方,常會伺機反擊。春秋時戰敗的越王勾(句)踐,臥薪嘗膽,終於滅吳稱霸;及秦帝國統一六國後,卻迅速地滅亡,皆為例子。」可見「止」確有「趾」之意。武的本意,應該是持戈前進,而非停止持戈。要知當前進變成停止,武也就不武了。
有人還會問,在「武」裡「戈」的那一撇呢?其實文字演變過程中,隸定會產生有些部件移位現象,可能平衡可能筆順也可能美感考量。戈字那一撇,挪到武字的左上方那一短横。所以看似弋。以「腳趾」當做武字中「止」之意,就容易解釋。甲骨文產生於商朝(西元前 1571-1046 年)。商朝對內對外爭戰不斷,很難有止戈為武的反戰思想。
總結以上所述,武就是扛著兵器,大步邁向前方,是雄壯且氣昂,準備你死我活,不是來「制止戰爭謀和平」的。
波新聞https://www.bo6s.com.tw/
圖片引用自/《騰訊網》2020/10/19-武並非止戰而是扛兵器昂首前進趾高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