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張銘隆
水土
當初看上這塊土地,原為「雪山山脈西側(較避東北風)」,「北勢溪源頭(水源無缺水質也不錯)」,「粉砂岩地質(山坡穩定、少有斷崖絕壁)」等地理。因為心下喜歡,所以略去了「土層不厚、土壤較澆薄,稻作僅一年一穫…」等不利的農業條件。
當時心想:這地目是「田」的地,在淡蘭古道邊、百年以上的開發墾植,「先民活得,我也活得」。況且我家各個人口多不會僅靠農作維生…。多石頭的沙岩黃泥、貧脊土壤…,多些鋤鏟功夫,多些客土漚肥也就是了。於是選定了它做為人生後半場的生活寄託。
兼職農夫入山開耕以後,才發現「水土」還是最切身也最頭痛的問題: 這塊地最初是共三層的梯田,最下層緊鄰著野溪,前些年因溪流整治的德政,水岸流道被水泥化,中層的田土被剝去墊高溪岸,從此有二分之一強的田地,失去了原來的表土。
兼職農夫第一個移入的植物是一株「鷹爪花」,為這株花樹挖掘一個約20公升的植穴,居然可以挖出一堆回填植穴也裝不完的石塊,尤有甚者,植穴倒水以後居然水槽也似的,積水久久不消。
已定植三年的果樹苗,每一次颱風免不了有些傷損,傾倒的樹苗扶正時,才知道這塊地裡的石頭多過泥土,果苗不易定根,也不易從痩土中取得養分,難怪長得細弱;就連原本已是成樹的柚子,結果也不可口。
砂岩地質的山田,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含水不勻稱」,梯田中下段在久雨後經常出現泉水,多石的沙質黃土,各角落含水和吸水很不相同,三兩步距離內,有的區塊成潦,有的區塊卻多石堅硬並且缺水。挖溝調節灌溉卻又常碰上岩盤,十字鎬甚至破碎機都奈何不了它,還等著用鑽石圓盤鋸來殺開一條「水路」。
前些天接收了廿幾株香蕉樹苗,一株得有一個植穴,鏟子只能幫著掏出用鑿子打碎的石塊和土屑,說來根本不叫挖洞,稱做「雕刻」還比較貼切些;星期天,工作了六個小時好容易才刻了四個不太夠尺寸的植坑,剩下的還有待努力趕工了。
人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一小方水土,滋養我的精神有餘,要想提供肉身的營養,還很有得努力的啦。
六年後,天道酬勤。
竟已是6年前事。
那棵移植的楊桃,前年第一次結果(一顆),去年結果滿樹以百計。
去年開始有點收穫的香蕉,竟也六歲了(感謝張老師的指導)。
天道酬勤?
開遠時首植的芸香科樹種,柑橘等果苗掛點三成以上。至今只有金棗、桔子堪可交代。
一切都在摸索學習中慢慢前進!
葉綠素家族也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