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022年1月17日 /美通社/ — 「用電大戶條款」已於2021年1月1日正式上路,要求契約容量5,000 kW 以上的企業需將10%用電轉為再生能源。為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政府規劃最快於2023年向排碳大戶收取碳費。為此,德國萊因與KPMG安侯建業於1月13日共同舉辦「綠電解決方案與碳中和管理研討會」,吸引來自不同產業如電子、化工、能源、金融等百位專業人士參與。
面對用電大戶條款,企業有四大主要因應策略,包含設置再生能源、採購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安裝儲能設備與繳納代金,但以前二者為最多企業採用,加上有些國際大廠要求供應鏈使用綠電,促使綠電市場需求持續升溫。企業不管選擇哪一種方案都會面臨不同的挑戰及行動方案,舉例來說,若企業選擇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一途,接下來就會面臨選擇自用地或其他土地評估、台電饋線容量、能源設備採購或開發團隊的技術能力、股權或債權的財務能力等多面向評估。若採用購買綠電及憑證的選項,也有直接購電與間接購電的不同因應方式,不同路徑的綠電選擇,從採購到使用,都隱含商業、技術與法律風險。相關內容在2022用電大戶綠電提升解決方案白皮書均有詳細說明。
綠電中以太陽光電的發展最為成熟,因而成為企業選擇再生能源建置的首選。德國萊因太陽光電電廠服務經理王瑞鑫就太陽能系統建置前後的技術風險管理做深入解析,從不同類型的太陽光電系統設計建造、驗收到營運各有哪些因素考量。他指出,發電量的風險需要落實在專案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中,在開發、興建、試營運與正式營運期間需要執行相關風險控制手段,方能逐步減少專案風險,確保預期的發電量與投資回報。
另外,因應氣候變化,企業還有哪些減碳作法? 德國萊因管理系統服務經理項俊傑介紹企業實施低碳轉型的路徑及作法。企業可先就碳相關法規進行外部因素評估,接著盤點自身產品、營運或供應鏈的機會點,設立減碳目標並選擇行動方案,進行定期資訊揭露及經由第三方查驗加強可信度。德國萊因集團分別具有德國國家認證委員會DAkks、德國排放交易管理局DEHSt、歐盟碳排放權交易制度ETS及TAF (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 的溫室氣體或碳足跡的查驗或發證資格,可為企業組織,產品或人員能力提升提供減碳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在實現碳中和的道路上取得綜效。
發展再生能源是當前國際趨勢,也是政府重要能源政策。隨著全球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確立,未來綠電需求將愈來愈高,包括2021年的用電大戶條款、2023年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以及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等。面對相繼而來的國際趨勢與相關規範,企業成長已無法完全置身於綠能產業之外,唯有密切關注並加緊腳步,才能往低碳轉型邁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