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際,保證獲得快錢的數碼貸款應用程式,在印度及其他發展中經濟體中風行,而藉貸者面對高利貸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印度社運分子說,這些應用程序以粗心大意的借貸者為獵物,高壓的追債手段及收取可高達500%的利息,造成印度發生一連串的自殺案件,估計有17宗自殺案的發生與欠高利貸有關。
網絡高利貸引發自殺案
《南華早報》報導,作為貸款應用程式全球最多的國家之一,印度政府已經對有關電子金融服務領域採取行動。
在去年11月,印度儲備銀行探討為數碼借貸者制定新條例的可能。該銀行設立的調查小組發現,在約1100個數碼貸款f服務商中,有超過半數是屬於非法運作。
不過,由於印度不合時宜的個人破產法律及超過10億人無法獲得正式信貸,要保護借貸者顯得特別棘手。
複雜因素難規範網絡放貸
儘管對數碼放貸者騷擾的投訴臭名遠播,但是印度要成為科技革新之地的雄心再加上極其複雜的官僚,導致全面懲治非法網路放貸的工作遭遇困難。
難以估計的印度人民依靠網絡借貸獲得現金衛生,而藉貸者經常沒有明確的方式去分辨其應用程式屬於合法或是非法操作。
孟買波士頓諮詢集團董事經理及合夥人亞斯拉仄(Yashraj Erande)預測,作為金融科技產業發展最迅猛的國家之一,到了2023年,印度網絡借貸規模預計會達到3500億美元。
“大多數貸款成長將來自短期及無擔保貸款而不是抵押信貸。因此,銀行系統存在的差距越來越難被忽視。”
經營網絡安全公司CloudSEK的拉湖(Rahul Sasi)說,執行更嚴格的條例形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然而問題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他說,數碼借貸是難以馴服的市場,”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犯罪集團總會移到下個平台繼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