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良慶/台南報導】
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全大運)今日盛大開幕,吸引全台各大專院校菁英齊聚一堂,共同角逐最高榮譽。然而在熱烈的氣氛下,技擊類項目的賽制公平性問題也逐漸浮上檯面,引發各界關注與討論。

一位來自台南的選手日前匿名投書指出,近年來全大運技擊類競爭日趨激烈,整體水準大幅提升,但現行一般組的參賽資格設計,卻逐漸暴露出漏洞。根據現行規定,只要未曾在全中運獲得名次,或非以體育保送升學者,即使擁有多年體育班專業訓練背景,仍可參加一般組比賽。此制度使得大量受過專業訓練的選手湧入一般組,嚴重擠壓純社團選手的發展空間,偏離了原先推廣運動、鼓勵參與的初衷。
隨著全台高中職持續擴增體育班數量,技擊類賽事亦出現相似問題,造成大專體育環境多元發展受阻,純社團或一般生背景的選手逐漸失去競技舞台,基層培育與推廣工作也面臨挑戰。

針對選手反映的問題,跆拳道技術代表表示,針對競賽總則長期存在的制度問題,未來將向高層提出改善策略,並規劃提升一般組競賽難度,研議設立升降級制度,讓一般組金、銀牌得主可晉升公開組,確保比賽的公平性與選手成長性。
空手道裁判也指出,目前選手實力落差大,確實存在三個明顯層級,分別為甲組(體院及校隊背景)、乙組(有一定訓練但非專業體系)、以及推廣組(純社團選手)。他建議未來應細分組別,依訓練背景與實力分流,才能真正達到推廣運動、鼓勵參與的目的。
多數一般組教練也表達共識,認為體育班出身選手應與純社團選手區隔,確保一般組能維持原本以興趣推廣為主的精神,並給予更多一般學生公平競爭的舞台。

全大運作為全國大專體育的最高殿堂,肩負著發掘運動人才與推動體育文化的雙重責任。選手、教練與裁判的集體呼聲,正提醒主辦單位與主管機關,唯有與時俱進檢討並調整制度,才能為每位努力不懈的選手創造更公平、充滿活力的競技環境,並為台灣體育的未來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