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復發、再治療、再復發」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無止盡的夢魘。隨著醫療進步,現在異膚已有能從源頭阻擋,減少肌膚發炎、搔癢的進階治療選擇。為帶給患者正確的治療資訊,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與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攜手舉辦「異掃膚躁,長治穩安」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精準治療全台巡迴衛教講座,呼籲異膚患者目前已有納入健保給付的進階治療,應積極遵從醫囑穩定治療,掌握新人生!
異膚不控制三成恐成中重度 當心氣喘、鼻炎、身心共病找上身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姚宗杰教授於台北場講座中分享,異位性皮膚炎屬第二型發炎反應,有八成患者會於五歲前發病,且約有三成異膚兒童七歲後因未穩定治療而演變成中重度患者,因此長期穩定控制異膚相當重要。然而,臨床常見病友或家長自行停藥、減藥,導致疾病反覆發作、甚至嚴重復發,進而使患者對治療更加消極,放棄尋求更進階的治療。姚醫師表示,異膚若未妥善處理,肌膚恐長期搔癢難耐,導致患者無法入睡休息,將提高生長遲緩、過動症(ADHD)、自體免疫疾病等發生率。此外,研究顯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也經常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三部曲。
(圖/姚宗杰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若未穩定控制,約三成異膚兒童7歲後將演變中重度,甚至有可能引發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的過敏三部曲。)
而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暨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任俞佑醫師則表示,診間中不乏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從小備受疾病反覆發作所苦、放棄治療的案例。俞醫師提醒,目前已經有進階的精準治療能助中重度患者長期穩定控制病情,只要搭配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調理好體質、降低復發率。
生物製劑助患者長期穩控 母子煎熬8年終獲好眠
俞醫師解釋,進階治療選項包含生物製劑、口服小分子藥物。「生物製劑」則是透過精準抑制第2型發炎反應的介白素,直接從源頭阻斷發炎路徑。研究顯示成人最快兩天可緩解癢感;16週後,約七成患者EASI改善至少75%,長期使用可穩控病情及大幅改善病灶,唯須留意注意注射部位反應或結膜炎等副作用。「口服小分子藥物」是透過抑制體內發炎細胞激素,阻斷淋巴球發炎路徑。研究顯示能迅速改善病灶面積與癢感,但需定期回診抽血監測肝腎功能。
(圖/俞佑醫師說明,生物製劑透過精準抑制第2型發炎反應的介白素,從源頭阻斷發炎路徑,成人最快兩天可緩解癢感。呼籲患者可依自身需求與醫師溝通治療期待,未來也能擁抱嶄新生活。)
俞醫師也分享,8歲的小星自嬰兒時期確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全身流血成每天日常。所幸小星與媽媽治療過程皆遵從醫囑,在健保給付下放6歲後即順利申請生物製劑治療。至今施打約半年不僅大幅改善病況,膚表不再出現傷口和組織液,甚至兩人8年來晚上能好好入睡,一覺到天亮!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衛教講座全台巡迴開跑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秘書長丁淑敏也提到,許多病友因長期無法穩定控制病況,被迫休學、辭職,甚至不敢社交或踏入戀愛關係,人生備受限制。
丁秘書長也分享,「異掃膚躁 長治穩安」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精準治療衛教講座接下來也將在全台其他縣市巡迴舉行。若是對講座有興趣、想了解更多異膚新知的病友,歡迎密切關注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官網(https://adpa.org.tw/ )與臉書社團(https://reurl.cc/XZ72G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