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性運動: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術後「平衡訓練」 圖 / 陳世銘
陳世銘 物理治療師
《正確運動觀念的普及與深化》
為了面對高齡人口及文明疾病的挑戰,近年來,在國家政策與資訊普及的推廣下,全民的健康意識抬頭,運動保健蔚為風氣,甚至形成時尚風潮。參與運動相關領域的族群,從年輕運動愛好者、白領上班族、追求完美體態者、到亞健康銀髮族,甚至各種慢性疾病患者。雖然「運動能促進健康、提昇自信」的觀念已經深植人心,但每個人先天條件不同、身體構造組成不同、生活環境限制不同,運動目的和目標更有個別化差異,因此,除了知道「要運動」之外,「如何正確運動?」是值得深究的進階議題。
《勞動等於運動嗎?》
在指導個案運動的臨床經驗中,常聽到個案抱怨:「齁~老師,好累哦,我每天做不完的家事,運動量還不夠嗎?還要運動哦?」。這種即無奈又無力的說詞經常犧牲了運動的益處和樂趣。換言之,忙碌的現代人須理解「運動」真正的含義並確實力行,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型態,有效率地享受運動為生命帶來各種豐沛又幸福的能量。
運動,可以從三個層次來看待。最根本也最直觀的分類就是「基礎性身體活動」,可視為基於滿足生活所需或身心調適而從事的肢體活動,比方説:步行移動、休閒球類運動、團康舞蹈及家務打掃、工務勞動等。這類運動的肢體動作型態較不須強調技巧性或計畫性、單調不燒腦,常常在「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情境下也可完成,其共同的動作特色為高重複性,也因此容易衍生身體特定部位的累積性傷害。運動後,汗也流了、氣也喘了、心跳快了、心意到了,該做的工作也交代了⋯,但對於實質體能提升及健康促進的效益則難以預期。
「結構性運動」為第二層級的運動形式。這類的運動通常為達到特殊目的而需要執行結構性、階段性、循序漸進、動態調整的運動方案,也有賴專業人士的指導及訓練,比方:減重運動、健身運動、瑜珈、太極、競技性運動等。為了使身體因應運動刺激而產生特定反應及生理變化,運動過程需要心無旁騖地盡力完成各項規劃課程或監測數據的要求標準,如:心跳率應達到多快?攝氧量要提高多少?肌力訓練的阻力負荷應加重多少?動作須重複幾次?速度多快或多慢?肢體表現須如何調整?每個細節都應講究科學實證且馬虎不得,並基於階段性目標的達成,進一步挑戰更高難度的訓練內容。因此,這類運動設計及執行能聚焦於改善體能狀態或運動表現,而具有高度專業性及學理依據。
「治療性運動」顧名思義即為以治療為目的的運動處方。當必須選擇此類運動時,代表身體組織構造已出現病理損傷或機能障礙,基礎性活動及結構性運動皆不足以逆轉身體傷害失能或緩解不適症狀,而需要藉由特殊運動來誘發人體的自癒機制、矯治病源性系統或重建正確的動作模式。實務上,各類術後患者、慢性疼痛患者、退化性疾病患者、運動傷害後復健或中風後復健等個案即為常見的受眾。由於這類運動著重於療效作用,運動前的鑑別評估、病因分析及運動計劃的擬定與執行極其關鍵,也需要由具備運動醫學專業知識或動作功能障礙的專家負責規劃與操作執行,此類運動如:神經鬆動術及運動、筋膜鬆動術及運動、關節鬆動術及運動、神經肌肉誘發技術及運動等。「對症下藥」的治療性運動符合精準運動的原則,在醫療科學基礎上以微觀角度審視運動作用於人體的奧妙與影響,並以此達到健康促進及疾病防治的目標。
《生活享受運動 運動享受生活》
瞭解運動的層級關係,有益於不同族群找到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運動形式。姑且不論深奧的學理,運動終究是促使個體獲致身心靈平衡滿足的健康良方。研究證實,從事多元種類的運動訓練能維持生理系統的恆定狀態、預防衰老退化、讓思緒清晰不糊塗,也能提升自我價值感及人際關係。從現在起,就讓正確運動觀念及習慣融入生活,細細體會運動為身體帶來的改變,幫助我們重新定義完整的人生價值。
作者:陳世銘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物理治療師
輔英科技大學物理治療系兼任講師
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
高雄市物理治療師公會常務理事/監事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
力知健康有限公司首席顧問
中華國際全方位照護學會監事
尊勝長期照顧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