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冷,多種呼吸道疾病同時發威。在此關鍵時刻,兒童的疫苗接種策略、最新疫苗的安全性,以及如何提升免疫力以應對多重呼吸道疾病,都是家長們密切關注的議題。本文特別邀請兒科專家為家長提供專業建議,協助家長做出最適合的防疫決策。
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科主任陳伯彥醫師指出,雖然近期台灣兒童感染新冠後轉為重症的案例不多,但觀察2022年5至7月的症狀變化,呈現明顯的年齡差異。年紀較小的孩童多會出現哮吼、熱痙攣、高燒、支氣管炎等症狀,而年齡較大的孩童則表現出類流感症狀。陳醫師特別提醒,若家中幼童染疫後出現高燒不退、抽筋情形,可能存在併發腦炎風險,應立即就醫。
今年美國統計幼兒感染新型變異株新冠後的病例,仍然較一般人嚴重。參考美國經驗,兒童感染新冠後住院案例多與神經肌肉或心肺病變有關。雖然暑假期間案例較多,但隨著秋冬氣候變化,病毒活躍度提升,恐將迎來新一波流行。
兒童篩檢少 新冠實際感染人數可能被低估
目前台灣新冠確診數據看似不高,但陳醫師分析,這可能是因為民眾主動快篩意願降低,加上症狀趨向輕症,與一般感冒難以區分,導致就醫時難以確認是否為新冠感染。在秋冬季節,包括流感、黴漿菌、腸病毒與RSV等呼吸道疾病多重流行,不僅增加防範與治療難度,也加劇病毒傳播。因此,不能忽視新變異株新冠肺炎再度大流行的可能性。
陳伯彥醫師提到,不少家長以為疫情變得比較不嚴重,接種新冠疫苗的意願並不高。但他強調,托嬰中心或是學校、安親班都很容易發生群聚感染,兒童是攜帶病毒與高傳播族群,且這個現象在新冠病毒上更是明顯。若家中有免疫力差的家人,不管年長者或是還沒有抗體的嬰幼兒都很容易被感染,一旦衍伸其他併發症,會讓治療更加棘手,因此接種疫苗仍是最好的防護。
而關於家長擔心的疫苗安全性,陳伯彥醫師也強調目前使用的最新JN.1疫苗劑量已經減半,且不良反應極少發生在兒童身上。台灣在疫苗接種上已累積豐富經驗,對接種後不良反應的處置已有相當經驗,家長可以安心。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苗可以與流感疫苗同時接種,這為家長提供了更便利的選擇。
如對接種疫苗有任何疑慮,都可以先諮詢醫師的專業意見。陳伯彥醫師提及為減輕接種後可能出現的不適,可提前服用止痛藥,接種前後多補充水分,而有過敏體質的孩童,也可服用抗過敏藥物等。
接種疫苗+良好生活習慣 雙重防護抵禦疾病
由於病毒傳播途徑難以追蹤,提升個人免疫力變得格外重要。陳伯彥醫師表示,良好的作息習慣是提升免疫力的關鍵,建議避免熬夜,並適當限制螢幕使用時間,因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容易導致眼睛及口腔黏膜乾燥,增加病毒入侵的風險。此外,適量補充維生素和保持充足睡眠也很重要。
唯有通過疫苗接種和良好生活習慣的雙重防護,才能有效抵禦疾病。陳伯彥醫師最後提醒,新冠感染症狀雖趨向輕症化,但傳播速度可能更快,仍可能有大規模流行風險,民眾不可放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