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Honda)
日本兩大汽車巨頭本田(Honda)和日產(Nissan)於 12 月 23 日共同宣布,將展開經營合併談判,計劃於 2025 年 6 月達成最終協議,並在 2026 年 8 月成立新的控股公司。若合併順利,這將催生出僅次於豐田(Toyota)和福斯(Volkswagen)的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
合併細節:成立控股公司,保持品牌獨立性
根據雙方簽署的基本協議,新控股公司將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並以控股形式管理本田和日產兩家公司,同時保留各自品牌與運營獨立性。本田將在新公司中占據主導地位,控股公司的董事會過半成員將由本田提名,並由本田社長三部敏宏領導。
此外,作為日產的聯盟夥伴,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也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計劃於 2025 年 1 月底決定是否加入。如果三菱參與,三家公司合併後的年銷量將超過 813 萬輛,市值可能達到 580 億美元,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地位。
(圖/Honda)
合併動機:應對全球市場競爭,聚焦電動化
隨著全球汽車市場日益電動化以及競爭加劇,本田與日產的合併被視為一次資源整合的重要舉措。同時也再次看到目前它們所遇到的問題:
1.電動車與自動駕駛挑戰:面對特斯拉(Tesla)與比亞迪(BYD)等電動車巨頭的崛起,以及歐美市場需求停滯,日本車企的市占率持續下降。
2.中國市場壓力:中國電動車銷量占全球近 70%,而本田與日產在該市場的份額不斷縮小,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嚴重。
3.成本分攤:合併後雙方將共享電動化平台、軟體開發與自主駕駛技術,降低研發成本並提升效率。
新公司預期年營收目標為 30 兆日圓(約 1910 億美元),營業利潤將突破 3 兆日圓,顯示雙方對整合後的市場競爭力充滿信心。
新控股公司影響深遠,將改變世界車企版圖
雖然合併計畫被視為挽救日本車商全球地位的重要戰略,市場分析上普遍看好這一舉措能有效應對中國和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壓力,特別是透過合併分攤技術與生產成本。
若本田、日產與三菱成功合併,全球汽車業版圖將迎來重大變化。這不僅是日本車企應對電動化與市場競爭的策略性重組,也將進一步影響電動車技術與市場趨勢。未來幾年內,這場日本汽車業的重磅合併將如何塑造行業格局,值得持續關注。
中華超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