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depositphotos)
9月台灣景氣燈號由紅燈退至黃紅燈,顯示經濟仍有成長動能,但各產業復甦不均衡。國發會指出,景氣震盪主要原因包括基期偏高,使出口、批發零售等指標減弱,由紅燈轉綠燈,加上傳產表現仍疲軟。然而,國發會認為整體經濟動能仍向上,預測後市審慎樂觀。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邱秋瑩表示,9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降至34分,為近六個月最低點,燈號則隨著傳產疲軟及基期效應變化而波動。自4月亮出黃紅燈後,景氣燈號經歷了幾次反復,6月升紅燈,7月跌回黃紅燈,8月再次亮紅,9月又回至黃紅。
(圖/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發會分析指出,電子及資通產業仍是支撐景氣的主要動力,隨著AI應用增長,國內需求熱度不減,預計年底歐美採購旺季備貨也將助推出口表現。國內半導體鏈持續擴展高階產能,國際大廠如輝達、超微相繼設立研發或資料中心,並加強低碳與數位轉型投資,這些動向皆為台灣投資帶來新動能。
消費端方面,因經濟回溫推動企業加薪,民眾購買力提升,政府多項減負措施預計將進一步促進內需。
(圖/depositphotos)
然而,國發會也提到三大潛在不確定因素,分別為美國總統大選、全球貿易壁壘,以及中東地緣政治風險,這些可能影響台灣經濟走勢。
邱秋瑩強調,台灣景氣領先指標已連續11個月走升,同時指標連升17個月,兩者分別累積上升4.62和13.08個百分點,顯示半導體和AI產業的景氣復甦仍持續,也因此IMF和中經院上修台灣全年經濟成長預測,反映國內成長動能穩定。
中華超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