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戴鈺純/綜合報導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隨著高房價、以房養老觀念的影響,購屋年齡也越來越「高齡化」,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資訊中心資料顯示,今年首季60歲至80歲購屋核貸案件達2386件較2014年同期成長64%,65歲至80歲成長幅度竟擴大至1.3倍!
資料顯示,檢視2024年第1季65歲至80歲購屋核貸865件,主要分布在六都,前3名分別是新北市228件、台北市203件、台中市123件。若以與2014年同期相較六都中又以台中成長幅度最高,將近達4.4倍。近幾年通膨嚴重,不少人透過買房來抑制通膨,以至於房價高漲的環境下,房市交易熱度依舊看得見。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24年6月底為止,國銀以房養老核貸件數累計達8302件、核貸額度達472億元,與去年6月底7222件、核貸額度411億元比較,2數據年增皆達15%。
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曾表示,退休買房的重點在於,要牢記房地產的本質是居住消費為主,不要只考慮價格,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如果不打算住5至7年以上就不要買,短期買進賣出,對於資金成本和時間利益都不划算。因此只需自問2個問題「房子喜不喜歡?荷包能否負擔?」心中有答案就可以馬上去實行。
張金鶚提到,「以房養老」貸款金額不多的原因是銀行要承擔利率的變動、房價的浮動、屋主壽命延長的風險等等,因此估價及核貸款時趨於保守,最高7成,很多只能核5成。而適合者其實有一定對象,很符合想要在宅安老,身邊也有些退休金,銀行核貸金額只是補貼的退休族。不過張金鶚建議,若能訂定「以房養老特別條例」,有專責機構擬定配套的合約、定型化契約,提供諮詢服務,讓屋主做選擇時有完整資訊,才會有更多銀行、保險業者,甚至非營利組織願意投入,才能讓「以房養老」政策加分。
不過,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提醒,步入退休,不少人嚮往恬適的鄉野生活作為退休首選,但回歸現實,鄉野的退休生活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因此,張欣民提出建議,他表示,地點決定了房價,也決定生活機能,生活便利性及醫療院所的遠近相當重要。再者,安全性不可少,退休後房子不用太大,夠住即可,適合社區型的物件,有警衛、門禁、中庭、電梯、無障礙空間等,安全性和便利性更佳。
另外,退休族因為沒有固定收入,通常貸款條件更加嚴格,房子的屋齡、地點也會影響銀行貸款意願,因此有利的擔保品也可視為加分題,例如:一定金額的定存單、黃金存摺、股票資產證明等;連帶保證人,職業若是軍公教也是加分條件。還有一點也相當重要,退休宅最好不要買預售屋,因為預售屋的不確定性高、保障不完善,萬一在興建過程遇到狀況,屋主恐怕血本無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