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唐主桂/綜合報導
由於法規規定,現在的建案公設比動輒35%起跳,部分有著精美設施建案的公設比更可能直逼五成,對於小坪數的物件來說,可能換算下來是5、6坪的空間,但是對大坪數的戶型,卻是莫名的就少了10幾坪了。
有人就在PTT上發文,表示同個社區的公設比都是同樣的比例,這個規定看公平,但是對於大坪數的住戶來說,實際上卻不會使用到更多的地方,頂多是戶型大,住的人多,會多使用電梯或健身房之類,因此好奇為何不能夠以戶數作為依據,使大家的公設坪數一樣。
網友們則是回應,大坪數通常等於住的人數較多,使用公設次數較多,雖然也可以電梯、健身房使用次數計費,但是過於麻煩。不過像是公共電費,就是依照戶數來平均分攤,所以對小坪數的住戶來說就相當的吃虧。
也有人換一個角度來看,認為如果不看公設比,其實就是將公設換算成主建物後提高整體單價,而在同一個社區中,大坪數的單價通常略低,因此「某種程度上大坪數是賺到的」。
不過事實上,同一個社區如果戶型不一樣,公設比其實是可能會出現些微差距的,因為公設又分為「大公」和「小公」,如一樓管理室,地下室的蓄水池、配電室、機械房等屬於大公,會由全體住戶共同分擔,不過電梯間、走廊、通道、門廳、樓梯間等屬於小公,則會由部分住戶去分擔,因此會導致不同戶別的住戶公設比不同。
而內政部先前提出了公設比改革,也鎖定了常被灌進大公的「車道」空間,部分建案即使是沒買車位的住戶也必須分攤車道的公設比,未來則會傾向由購買車位住戶承擔,如此一來公設比就會因為戶型不同、是否購買車位等因素而出現不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