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昏倒了!趕快打119!」寧靜的圖書館裡突然出現一陣騷動。20多歲李同學是位博士生,當時正在準備畢業論文,壓力非常大,飲食也不正常,甚至因解出大量血便,而昏倒在圖書館。送到急診室後,狀況相當不穩定,於是住進加護病房。內視鏡檢查發現李同學的腸子潰爛地非常厲害,並且進一步檢查確診為「發炎性腸道疾病」⋯
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張崇信回憶,「當時使用了生物製劑控制腸道發炎,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才脫離險境。後續的追蹤顯示,他腸道黏膜逐漸癒合,狀況很穩定,也已經順利畢業、就業。」
對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而言,相當困擾的就是不斷腹瀉,且經常都是血便。張崇信指出,有些患者一個小時要跑好幾次廁所,甚至無法離開馬桶,所以沒有辦法外出工作。而且,持續解出血便,還會伴隨貧血、頭暈的狀況,也讓患者非常害怕。
部分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即使沒有嚴重的腹瀉、血便,光是腹痛、吃不下,也會讓人一直消瘦下去,體力越來越差。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初期症狀不具特異性,不容易被診斷,因此患者往往會經歷很多家醫院,卻無法獲得答案,拖到最後甚至需要接受手術,非常棘手。
張崇信說明,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療前,需要接受一系列檢查,確認疾病範圍、嚴重度;確認是否有感染,例如巨細胞病毒、結核菌、細菌、厭氧菌等;確認是否有腫瘤,例如腸子的淋巴癌;並確認是否有腸道外症狀,例如眼睛、關節、皮膚、膽道、肝臟等。醫師會綜合各項資訊,選用合適的藥物組合。
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時,很多病友會誤以為只要肚子不痛、沒有拉肚子、能夠吃東西就夠了,但是在臨床症狀緩解後,患者的腸道其實還在發炎,張崇信強調,因此需要持續追蹤,包括抽血檢驗發炎指數、檢驗糞便的鈣衛蛋白,也可以做小腸超音波、腹部核磁共振攝影、小腸鏡、大腸鏡、膠囊內視鏡等,利用各種工具來評估治療成效。
針對較輕微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可使用傳統藥物,張崇信解釋,5-ASA抗發炎藥物,對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比較好,但對克隆氏症的效果就不甚理想,可能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類固醇可抑制發炎,但是只適合短期使用。
「針對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儘管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但是腸道黏膜完全癒合的機會,恐怕也不到一半,」張崇信說,「我們會建議提早使用生物製劑,以避開免疫抑制劑跟類固醇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並讓腸道黏膜癒合,內視鏡看起來完全正常。相較於傳統藥物,生物製劑幫助腸道黏膜癒合的機會可以從20%提高到60%,甚至80%。」
腸道黏膜癒合對患者非常重要,如果腸道黏膜沒有癒合,長期處於發炎的狀況,便可能有反覆出血的狀況,甚至腸穿孔、形成瘻管而需要緊急手術。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如果放任腸道反覆發炎、癒合,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好幾倍。
中重度發炎性腸道患者常會使用免疫抑制劑,可能增加感染的風險,張崇信說,有些患者會反覆鼻竇炎、中耳炎、泌尿道感染,而需要調整免疫抑制劑,如此一來容易影響病人規則服藥的意願。相對而言,如果可以提早在適當時機,讓適用的病友使用生物製劑,有助減少因使用免疫抑制劑、類固醇而帶來的副作用,而且越早把疾病控制下來,對患者預後越有幫助。
生物製劑可分成2大類
生物製劑大致可分成兩大類,腸道專一型與全身型:
- 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可抑制淋巴球進入腸道組織,於腸道發揮抗發炎的效果,副作用較少。
- 全身型生物製劑:可抑制發炎介質作用,有助改善腸道外症狀。
「大腸、小腸在發炎的時候,很像火燒房子。」張崇信舉例,「如果慢一點滅火,就算最後火都滅掉了,房子大概也不能住了。長期發炎將使腸子壞死、狹窄,需要手術切除,是非常遺憾的事。」
張崇信強調,病友如果能夠長期治療,讓病情穩定、黏膜癒合,生活可以自理,像一般人一樣工作與旅遊。反之,如果在症狀緩解後擅自停藥,導致疾病惡化,各種併發症的風險就變得非常高。
發炎性腸道疾病對身心影響很大,一定要積極追蹤治療。張崇信醫師叮嚀,由於患者多是青壯年,如果有懷孕計畫,或是已經成功受孕的時候,請與醫師討論藥物調整、營養補充等問題。跟傳統藥物比起來,現在已經有多種生物製劑,讓治療上有更多選擇。若能達到腸道黏膜癒合,可大幅提升生活品質,也可降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減少需要手術的機會。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為:血便爆量,突然昏倒險喪命!腸發炎像火燒厝,積極治療莫拖延,胃腸科醫師圖解說明)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