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莫名下垂變成大小眼,小心肌無力症找上你!肌無力初期症狀包括單側眼皮下垂、複視情形,但通常在幾分鐘內就恢復,病患常因此不以為意,以為只是疲累多休息就好,直到症狀變嚴重且伴隨吞嚥困難,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罕見「肌無力症」。神經內科醫師提醒,肌無力症病患會出現四肢無力、肌肉疲乏症狀,容易與肌少症混淆。
重症肌無力是自體免疫疾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等疾病相同,皆因免疫系統產生錯誤抗體,攻擊正常器官所致。衛福部雙和醫院邱浩彰教授解釋,肌無力症的致病原因,為免疫細胞不當佔據且攻擊「接收神經傳導物質」位置,當肌肉接收的訊息減少,收縮活動也跟著變少,造成四肢無力、肌肉疲乏。
重症肌無力當心4大警訊
邱浩彰說明,重症肌無力在台灣的盛行率,平均每10萬人中約有22人罹患,目前領有重大傷病卡的重症肌無力病患約6千人,其中約2成屬於頑固型重症肌無力,傳統治療效果有限,早期疾病總死亡率高達40%。該病誘發原因除了環境、荷爾蒙變化、外力刺激等多重因素外,壓力是重大因素之一。
「重症肌無力的好發年齡有2大高峰期,20~30歲以女性為主,50歲以上以男性為主,男女發病比例約1:1.8,女性病患較多。」邱浩彰提醒,一旦莫名出現以下症狀,就要當心可能是重症肌無力警訊:
- 眼皮下垂,導致大小眼
- 體力斷電
- 吞嚥困難
- 四肢無力
重症肌無力與肌少症有關嗎?邱浩彰強調,肌少症主要是因年齡增長或活動不足,導致肌肉快速流失,好發於老年人;重症肌無力則是神經傳導訊號不佳,使全身肌肉無法正常收縮,且依發病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
邱浩彰表示,「民眾常會將重症肌無力與肌少症混淆,但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眼皮症狀。」他解釋,重症肌無力發病初期主要影響眼睛肌肉,高達9成病患會出現明顯的眼皮下垂、大小眼、複視或視力模糊等「眼肌型」症狀。民眾可依此判斷是哪一種病症,但只要四肢無力就應進一步就醫檢查、找出病因。
5~8成恐惡化為全身型重症
此外,重症肌無力病患常在早晨起床時肌肉力量正常、活動自如,到了下午或傍晚就暫時斷電,出現肌肉無力症狀,雖然在休息或睡眠後能夠改善,但「充電量」往往不到滿電量的20%,甚至只有5~10%。
邱浩彰補充:「約5~8成的重症肌無力病患,會在發病後2到3年內,惡化為『全身型』重症肌無力,出現無力咀嚼、吞嚥困難、口齒不清、聲音沙啞、四肢無力、頸部無力而難以抬頭、走路爬梯困難、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恐導致呼吸衰竭,有致死風險。」因此穩定控制疾病成為重要關鍵。
頑固型重症肌無力佔2成
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教育副院長葉建宏表示,重症肌無力的現行治療方式,以穩定控制病況,預防復發及延緩病程惡化為目標,治療方法包括:
- 抗乙醯膽鹼酵素劑(俗稱「大力丸」)
- 類固醇
- 快速調節免疫機能的血漿置換術(俗稱「換血」)
-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 胸腺切除手術
不過,仍有2成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病患,因無法使用傳統免疫藥物或效果不如預期,治療陷入困境。所幸生物製劑的問世,為重症肌無力帶來個人化精準治療,依作用機轉可分為抑制補體、減少抗體、打壓T細胞、打壓B細胞等4種,有機會幫助頑固型病患快速穩定病情,達到長期緩解效果。
葉建宏說明,目前國內僅少數幾位重症肌無力病患,接受生物製劑的臨床試驗,期盼未來台灣能加速引進相關的生物製劑,且比照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納入健保給付,幫助重症肌無力病友穩控病況。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