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症屬於罕見自體免疫疾病,即免疫系統攻擊神經系統,導致中樞神經發炎,全身都可能出現症狀,甚至陷入失能危機。卓小姐就是一例,不到30歲就出現症狀,常常身體局部麻木感,約1個月又自行好轉而不以為意;某日右眼視力模糊,以為休息就會好,過了幾天竟眼前一黑,視神經嚴重受損,緊急治療後視力僅剩0.1,幾乎看不見。
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教育副院長葉建宏表示,多發性硬化症(MS)會造成中樞神經發炎,使包裹神經纖維的「髓鞘」物質被破壞,有如電線的塑膠皮破洞般導致短路;當神經傳導訊號受到影響,患者就會出現平衡、知覺、認知功能、運動等功能障礙,若未及時就醫而反覆發作,將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多發性硬化症會肢體無力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部主任羅榮昇表示,多發性硬化症的致病原因至今未明,已知好發於20~50歲女性,發生率為男性的2~3倍,目前台灣約有2,200多位患者,盛行率接近萬分之一。由於全身神經系統皆可能被破壞,症狀從頭到腳都可能出現,因此患者在發病早期診斷不易。
「多發性硬化症症狀多元,每位患者都不一樣。」羅榮昇說明,該病症狀多以肢體無力與麻木為主,且經常最先出現。初發症狀依出現頻率為:
- 感覺障礙,79%
- 虛弱疲憊,69%
- 視力模糊,66%
- 重影(複視),34%
- 發音及吞嚥困難,24%
- 尿液及糞便滯留,10%
- 認知功能受損,40~70%
多發性硬化症分4大類型
羅榮昇提到,多發性硬化症依據疾病的進程、症狀出現的頻率及嚴重度,共可分為4種類型:
- 復發緩解型(RRMS):每次復發後,症狀會好轉或恢復正常;兩次發作之間不會有病程惡化的進展。
- 續發漸進型(SPMS):一開始為復發緩解型,隨著神經症狀以多變的速度惡化,偶爾會發作、微幅緩解或進入穩定期。
- 原發漸進型(PPMS):自確診開始,神經功能就持續惡化沒有好轉,但沒有顯著地發作;患有此類多發性硬化症的患者年齡往往較大。
- 漸進復發型(PRMS):疾病在一開始就持續惡化,中間伴隨數次急性復發,並在發作之間病程仍不斷進展。
羅榮昇進一步解釋,其中約有85%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最初在診斷時具有第1型復發緩解型,此階段通常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研究指出,多發性硬化症的患者在2年內,有高達73%會經歷至少1次的復發,其中半數復發次數達2次,反覆復發可能導致失能。
大腦發炎造成認知功能障礙
土城醫院神經內科科主任徐榮隆表示,約有4~7成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大腦加速萎縮,「研究指出,復發緩解型的患者大腦容積流失速度每年約為0.5到1.35%,約為一般30歲正常人的5倍,甚至影響認知、心智功能,出現閱讀障礙、無法多工處理,記不得日常事項等情形。」
「即使沒有症狀或症狀已經復原,大腦中樞神經也可能持續發炎,甚至產生新病變,因神經損傷在疾病早期即開始出現。」羅榮昇強調,多發性硬化症的治療目標,首重「盡早診斷、預防病程改變」,以降低神經損傷,延緩疾病惡化。
羅榮昇提醒,持續用藥治療,才是穩定控制病程、減緩腦損傷與復發率的關鍵。多發性硬化症的早期治療常以干擾素為主,如今也有越來越多口服藥可以選擇,建議患者早期用藥、遵循醫囑,可有效改善預後,降低神經細胞突觸損傷,避免免疫系統及中樞神經產生重大不良影響。此外,日常除規律用藥,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運動均缺一不可。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