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艾庭/綜合報導
54歲從事室內裝潢的詹先生從年輕時期就熱愛打籃球,去年5月因長期運動造成膝關節傷害而持續疼痛,不但工作受影響,就連球場都去不了,經接受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手術隔日即以拐杖輔助下床,3天後順利出院,術後1個月可以患肢跺踏地,3個月就恢復日常行走。
收治病人的馬偕紀念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陳暐錚表示,膝關節軟骨是保護膝關節的最後一道防線,據有吸震及減少關節摩擦的功能,軟骨若受損便會造成膝關節隱隱作痛或腫脹,考量詹先生年紀輕、持續工作的需求,且不能毀了年少時的「籃球夢」,於是採取恢復期短、傷口小的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
陳暐錚表示,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屬於微創手術,只需經由膝關節兩側各一個1至2公分的傷口,分別從患者自體不需受力處取出微量健康軟骨,不需耗時培養,在手術室中以特殊酵素活化切碎後,立刻可以植回受傷部位,且植入之軟骨隨著時間,逐漸生長成與人體軟骨相近的「類透明軟骨」,術後可以刺激軟骨生成的復健活動輔助,病人平均術後3至4週可以脫離拐杖行走,半年至1年回診追蹤軟骨生長狀況即可。
術後恢復良好的詹先生表示,由於長期運動及工作因素,右膝已經進行過三次關節鏡治療,沒想到這次在工作時摔了一跤,左膝就連下樓梯都沒有力氣,手術後不但可以迅速恢復工作,而且還保住了他的籃球夢,讓他感到相當開心。
陳暐錚醫師指出,造成膝關節軟骨受損的原因很多,如年齡增長的關節老化、運動傷害(過度或使用不當)、外傷等,若輕微的軟骨受損未能妥善治療,則容易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早期退化性關節炎並不易察覺,患者可能僅有暫時性的關節痠痛,若未能早期發現,日後可能演變成慢性發炎持續惡化,最終將導致關節四周增生及關節囊肥厚,關節變大,嚴重者可能導致關節無法自由活動,影響行走能力。
以詹先生為例,因年輕時的運動傷害以及裝修工作的負擔,讓膝蓋軟骨的傷害加重擴大。不只是必須放棄年輕時熱愛的籃球,連工作以及生活都已經受到影響。這樣的膝蓋軟骨傷害在以往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只能保守治療緩解症狀,或是最終選擇人工關節置換。新的軟骨再生治療,以目前臨床追蹤患者術後恢復觀察,已追蹤超過10年仍然維持高滿意度。
新的自體軟骨再生修復術與傳統膝軟骨骨髓刺激術(微骨折手術)及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骨髓刺激術是目前最普遍治療膝軟骨的方式,須先將膝軟骨底部的骨頭鑽數個小洞,使其受傷出血促進纖維軟骨形生成,手術時間短,但缺點是纖維軟骨與人體自然的透明軟骨不同,使用年限較短,依照個人體質及生活習慣大約可以維持2至5年。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膝關節損傷治療的最後方式,但置換人工關節的同時會犧牲原本可能相對正常的組織,如韌帶,以及可能會影響後膝關節活動力,傷口較大等缺點。
陳暐錚強調,避免軟骨受損最重要的是維持良好及正確運動方式,因軟骨沒有神經,所以初期即使軟骨受損也不容易被察覺,可能發現的徵狀有微微痛感以及觸摸不到痛點的深層痠痛感,活動時膝關節摩擦發出喀喀響或是感覺到關節活動不平滑等,建議一但膝關節發生不適,有類似徵狀時,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診斷確定問題。但同時也提醒,自體軟骨修復術因為是微創關節鏡手術,禁忌也相對較少,不過,建議術後2周內仍要避免過度負重,最好配戴護具或是使用拐杖分散重量,以免影響到軟骨生長。可以進行抬腿或膝蓋彎曲、伸直訓練,第3~4周左右再開始進行復健,循序漸進的增加練習及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