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國民健康署資料提供,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為惡性腫瘤,且腫瘤形式百百種,甚至心臟、甲狀腺疾病都需要核子醫學科來提供影像給醫生判斷。
那麼什麼是核子醫學檢查呢?
核子醫學檢查就是,利用「具有放射性的藥物」,施打於病患體內,由人體各器官的吸收程度,利用造影儀器收取人體釋放出的能量形成分子影像,可依據該器官組織攝取藥物的狀況,評估其代謝性及功能性。其造影用的放射性藥物輻射劑量非常低,會隨時間衰減並經由泌尿系統代謝,沒有藥理作用,對病患健康影響甚低。
其中,醫院常見的「正子斷層造影」,亦為核子醫學診斷造影的一種,提供臨床醫師正確的癌症分期、治療方向的規劃以及治療成效的評估,診斷造影以及同位素標靶治療皆於核子醫學領域放射師的專業醫療服務範圍。
除了上述癌症檢查以外,「心肌灌注造影」也是核子醫學科的常規檢查,可診斷出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此檢查通常為休息相合併壓力測試﹐由於一般心臟血管在無壓力下﹐阻塞之冠狀動脈血流量尚足以供應心肌所需,影像中無法區別正常(圖一)或缺血(圖二)的心肌。影像中顯示三個軸位切面,利用放射性藥物的攝取及分布判讀心臟肌肉是否缺血(無色彩處),藉由此知道哪一條冠狀動脈發生阻塞或病變,以及嚴重程度,提供治療方針。(如圖一、二)
但目前國內醫事放射師受限於健保制度及法令規範,職業場所皆以醫療院所為主。醫事放射師之養成需接受嚴謹的醫事教育訓練,並通過國家高等考試(通過率僅 33.25%),各專科培訓 2 年,職涯中需不斷精進新技術及技能提昇醫療品質以造福病患。又因國內專業薪資待遇低落、職場高風險及人力比例不足,112 年職場就業率創新低(5.8%),如此長久缺乏人才情況,將影響全民醫療品質。
而人口老化是全球性趨勢,醫療人力短缺也是許多國家共同的危機。PMG 全球醫療團隊負責人 Dr.Mark Britnell 於《Human: Solving the global workforce crisis in healthcare》一書中探討如何解決全球醫療人力危機,並提出了十個應對策略:
第一點:將醫療衛生問題重新思考為生產力問題,在醫療衛生上的投入可以產生倍數的收益,並刺激經濟增長和國家的財富累積。
第二點:鼓勵政府更具創業精神,合理增加衛生人員供給,調節供需,並合理訂定相關規範。
節錄以上,符合台灣現今醫療環境急需推動之策略,醫療人員有合理的環境與待遇,才能維持醫療產業永續發展,永續你我習以為常的醫療保障,在生活環境裡共好。
政策體系回歸於「人」,合理增加醫事放射師專業給付、增進國家醫療生產力,改善醫療環境須由你我開始!未來人口老化的趨勢無法避免,您希望年老的自己,有什麼樣的醫療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