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總統大選日益接近,各大政黨及候選人正積極進行造勢活動,各家媒體也不斷報導民調解析或邀各方專家評論選情局勢,不少熱情民眾的情緒也隨之起伏。然而根據研究指出,只要預測與政治選舉相關的壓力,就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建議民眾,可以藉由「1動作」來降低壓力,才不會影響身心健康。
選舉討論易焦慮、激動
2024總統大選誰最有機會勝出?你會一直盯著最新民調結果嗎?小心,若是過於投入選舉活動,恐引發意料外的身心症狀。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表示,選舉引發熱烈的討論度或各式選情結果分析等,容易引發中長期的壓力及對生理的影響,通常會出現過度焦慮、沮喪難過,容易激動、憤怒、注意力不集中、自我防衛提高的症狀。
若情況嚴重,則會出現情緒衝動控制困難而引發攻擊的行為;此外,生理上因打亂規律的作息,引發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睡眠品質不佳、暴食或毫無食慾⋯等。
預測選情壓力影響健康
根據2023年3月發布於《心理報告》(Psychological Reports)期刊的對抗選舉壓力研究指出,僅僅預測與政治選舉相關的壓力,就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
該研究以140名18~86歲的美國成人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參與者在報告中預期壓力較高的日子裡,身體健康狀況更差;也就是說,僅僅預期可能出現的壓力就可以讓他們感覺更糟;但如果處在預期壓力下,事先積極參與問題分析,並進行批判性思考,身體狀況就沒有變差。
研究者認為「問題分析」如此重要的原因是,它就是在心理上參與任何預期的問題,是許多其他因應策略的第一步。
問題分析可降壓力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期待會相對帶來興奮與不安,選後隨著所擁護支持的對象,選上或未選上而有得勝的高興與輸的失落感,從上述研究得知,「問題分析」可協助降低事件影響的壓力引來的健康影響或風險,幫助人們設法避免發生他們預期的爭論或設法讓爭論不那麼激烈。
隨著大選不斷逼近,可先假設落選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會因此失去全世界?還是4年後可以捲土重來?再者檢視原本的生活作息是否維持一樣的如常,例如盯著看電視的時間比以前長很多、很常忘記吃飯、睡不著覺、易怒、抱怨不斷⋯等。
葉雅馨指出,若同一家人如支持不同政黨候選人,當有些爭論不愉快時,可先離開現場,讓衝突或產生焦慮的感覺下降,也可以善用「問題分析」的模式提醒對方,避免過長時間觀看政論或批判性的節目,改為追劇或看一些運動頻道,讓情緒不被選情所左右。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