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多年來在房價驚人上漲之下,建商控制總價,讓購屋民眾較容易負擔得起,因此坪數縮小的小宅,成為房市趨勢之一;而小宅化之下,也出現不少「怪象」,包括格局規劃不佳、採光不優等,且不僅坪數縮水、單價也明顯走高。中原大學國貿系助理教授、房市及財經專家廖仁傑說,建商看到小坪數產品好賣,「單價再往上拉高,推升房價,也是怪象」。宜蘭執業不動產經紀人及地政士、專業不動產講師邱明芳表示,現今小宅產品多,想買預售屋的民眾,一定要先確認建商風評,因為預售屋買下去簽完約就成定局,「在交屋前,真的不會知道自己買了什麼樣的房子」。
小宅化趨勢明顯,居住空間大大縮減!觀察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統計數據,今(2023)年(112年)第二季住宅交易資訊,可發現全國住宅平均交易坪數為31.47坪,與約10年前同期的42.69坪相比,就大減11坪多。其中今年第二季交易坪數以15~25坪占比最高、達近26%,15~25坪加上15坪以下的交易比例就高達逾41%,坪數壓縮現象明顯。
邱明芳表示,現今小坪數新建案一直蓋,但以同區段同等價位來說,新建案的公設比例較中古屋真的高了不少,無形中影響民眾生活的居住空間。他指出,近年來預售屋公設比例越來越高,現在買房通常有三成以上的錢,買到的是不一定用到的公設,有些新成屋的地點與機能通常比不上中古屋所在的成熟市區,新大樓雖然外表華麗、但室內空間真的狹小,加上高公設比,20幾坪的小宅、通常室內實際空間不到20坪。
邱明芳說,以現況來說,假如看上一個公設比約35%的大樓建案,權狀坪數40坪;主建物26坪,公設14坪,賣1,200萬,以含公設計算:1,200萬 / 40坪(主建物26坪+公設14坪)=30萬/坪,也就是說1,200萬購屋款、其中有420萬買公設14坪。
邱明芳指出,現今小宅產品多,想買預售屋的民眾,建議務必要先確認建商風評,因為預售屋買下去簽完約就成定局,在交屋之前、真的不會知道自己買了什麼樣的房子,萬一入住後才發現社區水準不佳或興建品質不好、格局規劃差,則反悔也沒用。
廖仁傑認為,小坪數成為房市主流,不少建商看到小坪數產品好賣,就會向上調價、拉高單價,其實也因而推升房價、價格繼續漲,也是個怪象,必須仔細思考,新青安優惠房貸措施「是幫助首購族,還是害了首購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