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一名30歲女性因吞嚥時胸口疼痛,擔心罹患食道癌而就醫,結果檢查發現是食道發生潰瘍、發炎,經醫師詢問,她正服用抗生素治療泌尿道,但由於吞藥時,水喝太少釀禍。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內視鏡室主任詹宜學提醒,通常造成食道潰瘍的藥物都是「膠囊類」這類藥物易產生黏性,若藥物屬性較刺激,加上吃藥只搭配「少量」水,就會直接刺激食道黏膜,造成食道發炎、潰瘍。
詹宜學在臉書專頁「肝膽腸胃科 詹宜學醫師」發文分享,該患者因吞嚥的時候發現胸口會出現疼痛,很擔心罹患食道癌,希望能安排胃鏡檢查。平時不抽菸、不喝酒,也沒有特別愛喝熱湯,亦沒任何癌症家族史,而且是突然發生的,因此認為不太可能是食道癌引起。後來,經胃鏡檢查,結果發現是食道下段多處雙側對稱狀潰瘍,再進一步詢問病史,發現她最近因為泌尿道感染,正在接受抗生素治療,而且吞藥時,水喝的很少。
詹宜學表示,通常會造成食道潰瘍的藥物都是「膠囊類的藥物」,若吃藥的時候只搭配「少量」或不配水喝,這類膠囊的藥物會產生「黏性」,黏住食道黏膜,若藥物屬性較刺激,就有可能直接刺激食道黏膜,造成食道發炎、潰瘍。若是輕微發炎、潰瘍,可能造成胸口疼痛、吞嚥困難;但若反覆發炎、潰瘍,就有可能造成食道狹窄、甚至食道穿孔等嚴重症狀。
詹宜學提醒,吞藥時一定要記得,一顆一顆吞,搭配足夠的開水,特別是膠囊類的藥物、抗生素、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鐵劑等,也千萬不要因為害怕一直上廁所,而不敢多喝水,以免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