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魏吟冰/台北報導
胃食道逆流經常感到胸悶、嘔酸水、「火燒心」,生活工作壓力一來,症狀更嚴重,形成週而復始的惡性循環。但要改善胃食道逆流,食藥署建議首先要了解發生的原因,針對成因透過藥物、飲食雙管齊下的方式才能有效改善。食藥署指出,一般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類:
1.下食道括約肌(稱作賁門)鬆弛:賁門連接著食道與胃,如同一道閘門,一旦鬆弛無法關緊且腹壓又增加時,胃酸就容易會從胃部逆流而上到食道。
2.日常生活習慣不良:三餐飲食不正常,暴飲暴食、狼吞虎嚥,或是一吃飽就躺平,還有經常食用咖啡、酒、茶、碳酸飲料及高糖分、高油脂、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都會刺激胃酸分泌,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此外,抽菸、熬夜、作息不正常等也會增加胃酸分泌導致胃食道逆流。
3.高風險族群如肥胖中廣型身材或懷孕,會因腹壓較高導致胃酸逆流,長期處於緊張與焦慮等高壓狀態,也可能增加胃酸分泌引起胃食道逆流。
對抗胃食道逆流,除了改善日常生活習慣,尋求藥品治療也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目前用於胃食道逆流的藥品有下列幾類:
1.傳統制酸劑:碳酸氫鈉、碳酸鈣、鋁鎂化合物、鋁鎂鹽混合劑等,利用中和胃酸效果提升胃部酸鹼值,迅速緩解胃酸造成的不適。
2.胃酸分泌抑制劑:包括H2組織胺受體阻斷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以及進年來新研發的鉀離子競爭性胃酸抑制劑(P-CAB),藉由抑制胃酸的分泌達到症狀的改善,其中PPI是目前胃食道逆流的主流藥品。
3.其他輔助治療藥品:胃食道黏膜保護劑(如Sucralfate)、胃腸蠕動劑(如Metoclopramide)等。
食藥署提醒,若出現胃食道逆流症狀,應就醫請醫師診治,用藥如有任何問題也應該諮詢藥師,尋求醫藥專業人員的協助,以保障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