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國內10大死因第二名,不少病患多因太晚發現而錯過黃金治療期,高雄長庚執行降期(Downstage)治療法,透過肝栓塞來降低癌症期別至治療準則標準內再行手術或移植,讓晚期肝癌患者重生。一名59歲肝癌男性,腫瘤11.6公分,因過大而無法進行切除,所幸透過「載藥微球栓塞治療」成功縮小腫瘤,再透過外科手術方式切除之後再接受肝臟移植,終於重回健康生活。
B、C型肝炎也就是病毒性肝炎,是導致肝癌的主因,事實上也有非病毒性肝炎,像是酒精性肝炎或藥物性肝炎會導致癌症。肝癌之所以兇猛,是因為肝是「沉默的器官」,隨著肝癌細胞的增生和腫瘤位置的不同,才會慢慢出現警訊與前兆,症狀有像是上腹部疼痛、腹脹、疲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黃疸、下肢水腫、腹水、吐血、急性腹痛,這些狀況都是慢慢發生,當症狀加劇時,表示肝炎可能已經轉化為肝癌。
高雄長庚醫院一般放射診斷科助理教授余俊彥醫師表示,肝癌通常發現時多數晚期,主要是因為病患可能只是覺得比較累,像黃疸也不是太容易發現,必須抽血才知道,如果沒有進一步檢查很難察覺,因此定期健康檢查仍是早期發現的重要方法。
縮小腫瘤再切除,復發率降低10倍
肝癌的治療可分成根除性與非根除性治療,余俊彥醫師說明,根除性療法有外科手術切除、射頻燒灼術(RFA)、肝臟移植,非根除性則有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栓塞療法等。
肝癌的治療非單一方式,必須透過評估個案的腫瘤大小、位置、嚴重度來選擇治療方法,余俊彥醫師表示,當面對較為棘手且無法直接手術切除的情形,目前的治療趨勢是透過縮小腫瘤的方式達到可以切除或電燒的程度,再做根除性處理來增加病患的存活率。
高雄長庚醫院在肝臟移植案例數量上,以2384例位居全台第一,余俊彥醫師說明,即便是符合換肝條件,若能將具備活性的腫瘤殺乾淨的話,對於後續復發率就能降到1.2%,相較於還有活性腫瘤細胞存在的話復發率相差了10倍。
至於非根除性的栓塞治療則是針對多發性肝癌腫瘤,或是無法進行切除手術或電燒的對象進行,余俊彥醫師解釋,肝臟的血流75%來自肝門靜脈,肝動脈來的血流僅佔 25%,但肝癌腫瘤的血流供應則大部分是從肝動脈而來;栓塞治療即是透過從鼠蹊部開小洞,利用血管攝影儀器,將導管深入靠近腫瘤的肝動脈,再將栓塞物質及藥物直接注射進入以攻擊癌細胞,進而達到治療效果。
載藥微球栓塞持續釋放藥物,保護肝也減少副作用
傳統栓塞是以碘油混合化療藥物並載注入肝動脈,約20~30分鐘藥物就慢慢代謝,效果較短;因此便發展出「載藥微球栓塞」,是藉由搭載藥物、且顆粒均勻的「微球」注入血管中,除了可達到栓塞效果以外,也會分布在腫瘤微小的血管分枝中,並且緩慢釋放藥物來抑制癌細胞,藥物作用可達7 ~ 14天,除延續性更高,也能集中化療藥物濃度於腫瘤處,比起傳統栓塞不僅減少對於正常肝臟的破壞,也能降低化療的副作用。
微球的大小均勻也關係到治療效益,不均勻的微球會造成比較大的微球必須考量接近腫瘤處再作用,但太小的部分則可能漂在血管中傷害到膽管系統,因此,使用大小一致、顆粒均勻的微球對血管栓塞的處理效果較佳。
余俊彥醫師說明,高雄長庚實行降期(Downstage)治療法,是透過載藥微球栓塞來降低癌症期別至治療準則標準內再行移植或手術,像是傳統栓塞後副作用較大、肝功能本身不佳、或無法接受電燒者等,以載藥微球栓塞治療就非常適合。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肝癌的治療已朝向多元化發展,以高雄長庚來說,一旦有新發個案,就會透過不同科別如一般外科、胃腸肝膽科、放射診斷科、血液腫瘤科、、等各專科醫師組成肝癌治療團隊,為病患找出最適切的治療,也提高病患生存率。
(圖/ 高雄長庚醫院一般放射診斷科助理教授 余俊彥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