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水發 報導
文化部(6)日辦理「藝文場館營運升級計畫(美術館及展覽空間)」縣市場館交流與研習課程,邀請全臺各縣市政府文化局及美術館同仁齊聚新北市美術館藝術街坊,分享及交流彼此的執行經驗。
文化部自107年起,透過前瞻基礎建設「地方文化特色及藝文人口培育計畫」支持各縣市政府推動「藝文場館營運升級計畫」,其中美術館及展覽空間類別迄今已補助11縣市45案計畫,辦理專業策展和人才培育、典藏品與地方美術史研究、教育推廣及文化平權活動等提升場館專業營運能量的計畫,支持各縣市辦理超過30檔展覽、20案研究計畫、700場多元族群活動,累積藝文欣賞人口超過330萬人次。
其中包括如高雄市立美術館「泛‧南‧島藝術祭」及「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生命的旋律─李石樵紀念特展」、宜蘭美術館「人生浣腸─邱亞才回顧展」、臺南市美術館「亞洲的地域與幽魂」衛星展、澎湖洪根深美術館「墨問─水墨創作風格趨向展」等,橫跨不同地域、世代且廣受外界好評的展覽。
為促進國內各縣市美術館及展覽空間的聯繫與合作,文化部每年規劃至各地場館辦理交流與研習課程,至今已造訪嘉義市立美術館、桃園橫山書法藝術館、澎湖洪根深美術館等地。本年度前往新北市美術館,邀請海馬迴藝工隊黃婷玉、臺灣環境雕塑協會張子隆教授、東臺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林慧珍、望見書間創辦人林周熙等,就「藝術內容的在地扎根」、「藝術生產的在地全球化」、「美術史的多元參照系譜」及「美術館潛在觀眾的多元群落」等主題進行分享,並扣合各個獲補助縣市場館的計畫執行內容及成果,引導參與學員積極思考。
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分享,透過典藏品及美術史的研究,逐步探詢地方美術發展脈絡,藉由展覽等多元形式展現畫都嘉義的底蘊,讓藝術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文化部表示,目前各縣市已陸續完成美術館硬體設施,軟體營運需求迫切,各場館應發展自我特色,強化藝術策展論述能力及教育推廣策略,持續累積專業營運能量,落實文化平權,成為民眾親近藝文生活的重要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