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艾庭/綜合報導
「我有很多份保單,但是都看不懂…」「我的保險足夠支付昂貴的癌症治療費用嗎??」根據國健署2020年資料,台灣每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約為12萬人,平均每4分19秒就有一人罹癌;也就是說,可能不到五分鐘就有一個人確診癌症。而隨著治療的日新月異、癌症早已從不治之症變成「慢性病」。然而長期治療是需要「足夠的金錢」來支持的,所以「我的保單可以理賠嗎?」、「要怎麼申請各項理賠?」都是民眾心中的大哉問。為能有效協助癌友及家屬正確即時處理繁複的保險問題,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免費「保險諮詢」服務,安排專業保險人員擔任志工,以電話或現場個別諮詢的方式,提供保險理賠相關諮詢服務,若有相關需求可洽HOPE希望小站。
面對保單,民眾該怎麼做?
癌症希望基金會保險諮詢志工曾淑媚表示,以她在基金會擔任保險諮詢志工逾10年的經驗,應該每2年檢視保單,依年齡、需求及市場變化調整。
例如:標靶藥物是這幾年最常看到的自備款缺口問題,目前健保對標靶治療採「有條件部分給付」的方式、不是每個病患都符合健保的給付條件,但若自費負擔則一年花費可觀,很多癌友也到這個
時候才驚覺買的保單即使有實支實付,但除非住院,否則並不包含標靶治療、變成了「灰色地帶」,曾淑媚坦言,有些保險公司並不很願意理賠這一塊。
癌症希望基金會近年來大力倡導「商保補位健保」政策,短期盼政府速溝通「高度替代性醫療」方案,中長期應釋出自費精算基礎,公私協力規劃具有政策精神的保單,有效為健保、病患和商保三方尋求最佳協作方案 ,也實際減輕癌友的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