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房地產經驗豐富的作家黃大米,時常在臉書粉專上分享相關心得。日前她透露,帶父親出去時,看到路邊有房子要出售,於是她跟父親就順勢看了一下,累積看屋經驗。
黃大米指出,這間房是獨棟透天,前方有片很大的空地,房仲指出未來會蓋社會住宅,至於戶數多寡,房仲則回「不多啦!每棟只蓋到15樓,戶數不多啦!」黃大米聽了後覺得不對勁,直言「這麼大的基地面積,戶數不多?社會住宅是打算規劃每戶100坪嗎?」此時房仲才拿出手機查看資料,表示總共有600多戶。
這情況也讓黃大米苦笑,「600多戶叫做不多?看來大家對於不多的定義有點差距」,不過她也打圓場,至少知道房子前面要蓋什麼,比較安心,但要不要買,就完全看個人選擇。
而輪到看車位時,黃大米直見雖然空間大,後面卻堆滿了雜物,房仲則解釋,這些雜物是建商的東西,蓋完後就一直放在這十幾年,等到房子成交後就會搬走。黃大米聽了後,則奉勸碰到類似的情況,建議等到對方搬走後再交屋,「不然等你買了後,這些雜物不搬走,你就會瘋了」。
針對常被視為嫌惡設施的社宅,專家則認為現今民眾對於社宅的不良印象不再像過去那麼嚴重。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曾表示,早年大家對社宅都有刻板印象,認為是一個社會特殊族群居住的另類「貧民窟」,把社宅視若嫌惡設施一般,但事實上周遭的房價並未受到任何波及,且由於房子新穎、公設完善、租金合理,每當有社宅完工,申請人幾乎都是大排長龍,顯示大眾過去對社宅的刻板印象已有淡化。
此外,地產秘密客TING & SAM先前也曾提到,買房前要留意「基地外面的空地不一定是永久的」。有些人去看房時,發現外面一怕片空地,也許能看到河景或海景,但事實上卻是別的建設公司的建地,或說該地產權複雜不會整合,但並沒有提到永遠不會蓋,當還是空地時可能是在養地,因此提醒別被「空地不會蓋房」的話術給洗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