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生邁入晚年,不再是工作上眾星拱月的角色,生活還剩下什麼?一對夫妻走訪20座城市、鄉村及朝聖之路,帶著60年的經歷與牽絆,踏上65天的自助長途旅行。陳蘊芳(Jessica Chen)、郭憲誌(Andy Kuo)於《那些旅行教我的事》一書中,分享旅行的故事與人生觀點,幫助讀者破解迷惘,活出第二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人生沒有黃箭頭
黃色箭頭,是朝聖者心目中最重要的符號!因為只要看到黃色箭頭,就知道路線無誤。無論是在路口、牆角、地面、電線桿或沿途石柱上,黃色箭頭都在為朝聖者指引著方向。據說是一位神父,怕大家在荒野中迷路,所以便發願以黃箭頭一路畫到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上路以來,完全沒有方向感的我,也能安心地循著指標前進。
多麼希望人生叉路口,也有一個黃色箭頭,指引我該何去何從。我相信,每個人從小到大,一定會遇到許多徬徨迷惘、不知所措的時刻,深怕自己選錯路,做錯決定。追根究底,就是我們計較得失,害怕選錯。然而,人生無法預測,有些事必須做了才知道,有些事錯了才知道,有些事失去了才知道。
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欺騙。欺騙別人,也欺騙自己,這就像走上一條不歸路,永遠沒有回頭的機會。可惜,人生太短,卻總是明白的得太晚,造成許多無法彌補的遺憾。我告訴自己,離開朝聖之路後,我必須習慣,人生沒有黃箭頭,在那個時候,即使走錯路,也不要活在謊言中。
延伸閱讀:
每個人都是哭過來的!藤井樹活了半輩子才懂:孩子教我理解人生
放下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第3天的路線,我們要從雷東德拉(Redondela)走到蓬特韋德拉(Pontevedra)。經過2天的步行,即使穿了厚羊毛襪和登山鞋,我的左右兩腳仍舊起了水泡,而且前腳掌也開始紅腫,我只好把水泡刺破,據說這樣好得快,我不確定有沒有醫學根據,但至少水泡消了,走路沒那麼痛。
一早出發前,我用透氣膠帶將每根腳趾及腳掌纏了一圈,看到雙腳包紮得得像木乃伊一樣,自己也覺得好笑,難怪有朋友不解地問我,為什麼不好好享受輕鬆的旅行,而要自找罪受?我想生活磨難那麼多,學會隨遇而安,苦中作樂,也是一門功課。
如同人生一樣,永遠都有新的挑戰,這天的行程大都是穿梭在森林之間,行走在綠意盎然的小徑中甚是愜意,唯有在翻越小鎮時,有一大段原始石岩的上坡路,細砂礫降低了地面摩擦力,我一直提醒Andy踩穩腳步,避免滑倒。
我們常看到扭到腳的人,幸好路上的朝聖者或當地的居民,都會不吝的給予協助。一位身材圓滾的美國婦人,獨自扶著牆壁氣喘吁吁,就有人馬上過去關懷。我們也曾在公路上,遇到熱心的駕駛,特別停下車要我們注意安全。像這天,森林裡有人擺了一張小木桌,克難的販賣著飲料零食,供大家補充體力,我見桌上有瑪芬蛋糕,便拿了兩個要結帳,結果老闆揮手表示,蛋糕不收費,可以任意取用,我心懷感動,不好意思又向老闆買了兩杯咖啡。
褪去了都市的冷漠,在這偏僻的朝聖之路上,反而可以看到人們善良的一面。如果有人對人性感到黑暗,或許走上這條路,可以重新看到一些光亮。
途中,我們路過蓬特桑帕約(Ponte Sampaio),村莊對外的聯絡道路,是一座橫跨湖面的古老拱洞石橋,有種古典空靈的美,倚著山坡而建的百餘戶人家,倒映在綠波蕩漾的湖心,如真似幻,一下子就迷住了我的雙眼,湖邊停泊著幾艘白色的船艇,安詳寧靜彷彿與世無爭,一幅歲月靜好莫過如此。我開玩笑地跟Andy說,我們別走了,就在這裡長住吧!口裡這麼說,腳步卻沒停歇。因為,我心裡知道,我只是匆匆過客,這裡不屬於我。
年紀越大,越要學會優雅地放下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人生的痛苦,大都是執著已經失去的,垂涎得不到的,或追求不屬於自己的,其實,已失去的,就不該留戀,得不到,就沒有緣分,捉不住,就應該放開。再美好,驚鴻一瞥就該認分地往前走,逗留,只會錯過更多。
延伸閱讀:
老了不能亂吃藥、不能吃美食?醫:停止忍耐「3件事」人生才快樂
不要有預設立場
快到正午,天色卻反常得像夕陽下山前的暈黃,並不是因為太陽公公手下留情,而是我們隔壁的山頭,燃起了一場無名森林野火,山頂上不斷竄起陣陣濃煙,彌漫到幾公里外,吊掛著水袋的直升機,在我們頭上緊急地來來回回,空中飄下雪花般的灰燼,陽光穿不透濃煙厚霾,大地變色,雖然我們置身另一座山,沒有危險,卻也不免心驚,只想趕快下山。
但經過幾天步行,Andy的腳趾已經瘀青疼痛,速度越走越慢,我心裡著急,又頻頻回頭確認他的狀況,反而打亂了自己步行的節奏,雙腿變得沉重疲累。但家人就是一體同心,有時互相扶持,有時互相牽就,有時互相包容,當別人都在注意你飛得有多高時,家人關心的是你飛得累不累。走了22公里,終於抵達蓬特韋德拉。
人生最怕遇到突發狀況,做再多準備也沒有用,朝聖之路也是一樣,所以在時間上保留一點彈性,心態上不要有預設立場,反而能夠沒有壓力地隨順變化。像有的朝聖者會在出發前,就事先預訂好所有的住宿,我則習慣前一天才訂房,這樣就不會勉強自己每天一定要抵達設定的地點,心情上是走到哪裡算哪裡,萬一體力不支,休息幾天再走也無所謂。路永遠都在,只要有心,總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
這一晚,我訂不到旅店,又不想去住教會或政府經營的公立庇護所(albergue),雖然收費低廉,但有些比較老舊,常聽聞有人被床蟲叮咬,奇癢無比。我不想冒風險,所以選擇了一家評價不錯,由飯店經營的私人庇護所,10人的上下鋪,環境清潔,公共空間寬敞,拉起布簾也有自己的私密空間,最開心的是有廚房可以煮泡麵,還可以和來自不同國家的朝聖者交流。
其實,預算經費多寡,並不是阻礙上路的理由,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這是我人生第一次住宿舍,反而豐富了生活經驗。
(本文摘自/那些旅行教我的事:用一趟旅行重啟生活的初心,我們終將在路上,和理想的自己相遇/采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