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綜合報導
國際清算銀行數據顯示,去年9月中國非金融部門信貸總額高達49.9兆美元(1535.7兆台幣),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達295%,高於美國的257%、歐元區的258%,其中,家庭、民企與地方政府債務佔總體債務多數。
《華爾街日報》分析,過去多年中國由建跨海大橋到新住宅項目都是透過借貸,現在到了經濟學家所指的「漫長去槓桿階段」,即是把收入用來償還債務,而非將收入用於消費或投資。曾大手筆從地方政府購地的房產開發商也已大幅縮手,根據房地產研究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China Index Academy)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300座城市的土地銷售面積年減26%,多數民營開發商選擇還債而非進行新投資。
加州鐘樓集團(Clocktower Group)首席策略師巴比克(Marko Papic)認為,中國家庭債務佔可支配收入比例已接近110%,正迅速逼近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後的美國家庭債務水準,他強調「當消費者努力降槓桿時,再多降息也無法改變他們的行為」。
高盛最新報告也指出,中國政府希望減少經濟及財政上對房地產市場的依賴,預估中國房產市場未來數年會持續疲弱,呈「L型」走勢復甦,將拖累中國經濟成長。
分析師指出,由於中國人口需求下降、政策重心轉向支持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行業,加上住房負擔能力減弱,預計中國經濟也將隨房地產放緩。展望未來,中國政府會堅持其長期目標,包括「共同富裕」及「雙循環」政策,連同中國政府加強建設公共住房,及長遠逐步推行房產稅,意味著房市的黃金時代將會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