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近日職場性騷擾事件頻傳,執政黨內部、其他在野黨都紛紛傳出性騷擾醜聞,而近幾年的 #metoo 運動也不斷地延燒中。勞動部調查指出,約有20萬名受僱勞工最近1年在工作場所遭受性騷擾,然而,當中僅有約兩成的受害者提出申訴。
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李玉嬋理事長指出,在職場遭受性騷擾卻悶不吭聲的例子,不外乎因對方是自己的上司、主管,受害者會因為上對下的關係,有難言之隱,擔心提出申訴會讓自己丟了飯碗。又或者是對方雖是自己的同輩,但受害者擔心自己提出抗議會被反咬一口、被說是小題大作、開不起玩笑等等。因此,申訴的人才會少之又少。而勞動部調查的報告提到高達20萬件職場性騷擾中,一定還有許多黑數未被統計到。
也許有人會說,性騷擾比起性侵害、強制性交輕微很多,被碰一下也不會少一塊肉。但若受害者心理一直因有這個疙瘩在,長期下來仍會造成心理創傷,干擾身心健康,不容忽視。
李玉嬋理事長以心理學教授專業再強調,有時候心理的傷害甚至遠大過於身體上看得見的傷。如同被鍵盤俠網路霸凌,也許沒有對受害者有實質上的濺血衝突,但這早已導致受害者心靈受創、對自己產生懷疑、否定自己、對世界感到失望,甚至產生活不下去的念頭,無法回歸以往正常生活,引發後續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如果你能忽視並淡忘它,那便是再好不過;倘若你以為沒事,但過去的創傷仍不斷地侵入你的腦海中,例如被最近持續延燒的性騷擾議題,勾起過去有相同經驗的人回想起讓人不舒服的回憶,又再重新經歷一次當時的經驗,等於又再被騷擾、受傷。所以,醫心學會李玉嬋理事長鼓勵,也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跟著大家站出來,為自己發聲;不過若不選擇站出來也沒有關係。受害者可以尋找值得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傾訴,以「現在的自己」去安慰當時「不知所措的自己」、抱抱他、安慰她,告訴他/她現在已經不是當時那個無能為力的自己;可以幫忙找尋心理諮商專業人員協助自己,至少不是獨自一人背負著痛苦的秘密與回憶。有句話說「痛苦有人分攤壓力就會減半」,能將過往創傷慢慢訴說,就有重新修復的可能性。
李玉嬋教授分享她諮商服務常見案例中,有童年時期遭遇性騷擾經驗而未被好好地處理,可能會影響到成年的親密關係。也許童年時期有向家長求救,但當時卻被父母回應「這沒什麼」、「你是不是自己不檢點」或「你多想了」,這樣的否定不僅沒有照顧到孩子當時的害怕,更可能讓孩子對人產生不信任,也會因為接收了家長對自己負面的評價,而越發沒有自信。到長大成年後,這樣受創的孩子更難以踏入親密關係中,時常會被過去的陰影所困。
同時兼具律師身分以及醫心學會創辦人的湯發鉅博士指出,現在法規對於性騷擾的定義又更嚴格精準,不再是過往幾十年前的定義,因此你自以為的開玩笑開黃腔,是否使人不舒服,構成性騷擾,也是我們要注意並適時地提出抗議自保的。
面對性騷擾如何自保,醫心學會李玉嬋理事長加碼分享兩點撇步教自保,拒絕性騷擾:
1. 先覺察自己對事件的態度,自己是喜歡還是排斥?
2. 若是排斥,便要堅決 say no,不斷地練習。
也許一開始say no很困難,但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開始練習,先學習拒絕一直不還錢的朋友,從小的事情開始練習起,若真的遇上性騷擾事件,便可以將這些技巧派上用場,保護自己,拒絕性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