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夏太育/高雄報導】位於高雄市中心愛河旁的河濱國小所有低年級親師生,於母親節前夕(12日)在4樓視聽教室辦理『親子食農料理DIY活動』,活動內容以小朋友在學校一隅荒地所開闢成的教學農圃中自行栽種、鋤草、收成的有機蔬菜為基底食材結合母親節進行親子感恩拌飯料理DIY,並邀請第一社區大學共同參加。
 & & & &河濱國小校長丁崇寶表示,食農教育除了是高雄市教育局的重要教育政策,也是河濱『人‧情‧味』校訂課程系列主軸之一。因此透過與高雄第一社區大學合作與實務指導,在學校校園一隅荒地開闢成教學農圃,讓學生自己種植各式有機蔬菜食材,從播種、除草到收成,實際參與食農教育種植的樂趣及辛勞,讓處在都市叢林的河濱,也能進行『汗滴禾下土』的課程與學習。除此之外,更結合規劃各年級相關課程,將食農教育活動融入課程中實施,包括語文領域、本土語、自然領域、社會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及生活課程等,今年度更是結合了雙語課程與外師協同,進行融入教學,讓學習不限於課本,讓學生走出課堂結合生活做中學。
 & & & &丁崇寶校長說,根據聯合國研究指出,世界約有五分之一的溫室氣體來自於農牧相關產業的排放,聯合國也呼籲人們從飲食行為來減少溫室氣體產出;空汙防制概念應從小建立,因此學校規劃結合食農教育,以環境為核心素材,連結學校特色與社區環境,以學校及在地物產資源特色為起點,結合在地的「生態」、「物產」、「農法」等資源,規劃出具有在地綠農生活的主題實作課,透過教育的方式,經由課程的演繹,使學童學習食材、土地和環境的關聯,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不但發揮1+1>2的效益,更可發展在地「綠實力」,讓孩子能成為自然生態的守護者,友善農法的耕耘者,與在地情懷的傳承者,培養成為世界環境公民,並透過課程成果豐收後與親子間的食農料理實作DIY,更可增進親子間彼此情誼與互動。
 & & & &與河濱國小合作多年第一社區大學校長張金玉博士亦十分認同,她表示在這個被食安風暴嚇壞了的時刻,學校除了是教學場所外,更是落實食安與食育的地方。透過與河濱國小食農教育教學活動策略聯盟合作計畫,讓學生親手由鋤草、整地、播種做起,種植在地食材,除了學習自己動手的樂趣外,更可經由生活化、趣味化、多元化的『生活體驗學習』模式課程活動,讓孩子透過觀察、體驗、合作學習及主題探究,有效深植食安與食育觀念,深化學習內涵,並涵泳孩子對土地的愛。
 & & & &二年級的晨穎同學表示,每天都會去菜圃看蔬菜長大了多少,更邀請媽媽來品嚐自己做的韓式伴飯;第1次參與食農課程活動的一年級小熙同學也說,看著自己種植的蔬菜變成好吃的伴飯料理真的非常開心,也跟阿嬷一起分享。
 & & & &在校長的帶領下,孩子們歡喜採收校園教學農圃內的課程成果。所有收成的有機蔬菜部份除了是今日『親子食農感恩料理DIY活動』的基底食材外,更會成為學生營養午餐的食材,歡迎蒞臨細細品味這校園食農教育產物成果與親子感恩教育相互結合所蹦出的燦爛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