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徐沛琪/綜合報導
買房除了考慮地段、機能、價格,就連門牌也是一門學問,這也是為什麼人人瘋搶「燙金門牌」。2021年我國推動智慧型政府2.0計畫,內政部為加速公部門資料整合效率,展開地址編碼作業,解決像是「5之1號」或「5號之1」地址保存格式不一的問題;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好奇住宅門牌為何會出現「XX-Y號Z樓」及「X號Z樓之Y」兩種形式,若順序調換是否還是一樣的地址呢?
原PO表示,集合式住宅可能會有「OOO路120號8樓之1」、「XXX路40-5號6樓」兩種寫法,但實際上在編門牌時卻會出現「XX-Y號Z樓」或是「X號Z樓之Y」,混亂又繁雜的形式,搞的物流業者也一個頭兩個大;貼文曝光後,釣出內行網友分析關鍵,稱:「xx-x號這個是當初路段的門牌號預留不夠,或是這個地點當初是其他的建物去都更或是怎樣突然冒出來,變成正常編法無法,才會用xx-x號的編法」、「前後都有之的很多啦,像本來有四合院是8號,四合院裡面各戶或獨立違建分割出出來領新門牌,變成8-1、8-2號以此類推,之後某幾戶改建大樓就變成8-1號8樓之8」、「鄉下阿嬤家100號,後來旁邊老宅拆了另蓋,就是100-1號」
許多人則深有同感,「我家同一層住戶,每個人家的號碼都不一樣是怎樣?」、「我遇過最誇張的是XX之A號跟XX之B號中間隔一條馬路」、「xx-x號的緣由很多,是蠻值得討論的」
還有人打臉說,「不一定是違建,我家連棟透天跟親戚分割後就會出現幾之幾」、「xx-x號早期也有用在違建上面的編法,但六都原則上現在都不給這樣編了(官方說法)」
政府串聯資料全國1千多萬筆門牌地址,建立獨一無二的地址識別碼,提供各系統內部比對,解決過往地址格式不一問題。據內政部當時的說法,地址編碼為空間資料數位轉型不可或缺的關鍵,以此建立以簡易數字、字母組成的地址編碼(7+1碼),做為各資料庫溝通的橋樑,實為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舉新北市來說,3年前就曾因「之號」及「臨字號」舊式門牌標示不清引發民怨,民政局當時回應,1999年以前編釘的2樓以上門牌,部分是以「之1號、之2號、之3號、之4號」分別表示「2樓、3樓、4樓、5樓」,爾後即展開整編作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