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國內房價這幾年持續攀高,一些漲幅更是誇張、炒作成分高,多數民眾所得根本跟不上房價漲幅,而在少子化情況嚴重、漸漸沒有人口紅利下,加上所有權第一次登記與買賣的數據相加的總和不斷下滑、所有權繼承與贈與的筆數在近十年來足足成長80%,趨勢非常明顯,出現多數民眾買不起也不想買的情形,房市未來會逐步走衰嗎?房市專家、政大地政系孫振義主任分析,除了自住需求者,其實國內房市「有2種人」的資金在支撐,包括資金實力雄厚的置產大戶、經濟能力不錯的中產階級,若這2種人都消失,房市會不會崩就難說了。
國發會統計指出,台灣在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新生人口減少、老人越來越多,屆時國家競爭力減弱,讓人憂心。
而少子化對於房市影響會是不小因素,未來一定會逐漸發酵,目前國內購屋主力年齡粗估約落在30歲~45歲,而現在的大一生,約18、19歲,屬於「少子化世代」,再過約10年~12年後,現在的大一 、大二學生屆時來到約30多歲,也有購屋需要,但到時少子化造成的人口紅利消逝對房市就會有更大影響。
孫振義指出,少子化問題確實是政府必須積極重視的,比如擬定出更完善的社會福利措施,並更加均衡產業發展及人才培育,提升民眾整體所得、降低大眾經濟負擔,另外區域政經情勢的穩定也很重要;若國內少子化現象持續惡化,未來也只有讓外來人口移入,但並非根本解決之道。
孫振義表示,少子化、經濟情勢、產業發展均衡、民眾所得水準…等因素,都對於房市有影響,國內除了實質自住需求買方外,還有「有2種人」的資金在支撐,包括資金實力雄厚的置產大戶、經濟能力不錯的中產階級,置產大戶有個人或法人,他們將資金投入房地產,房子是「住錢而不住人」;至於不少經濟能力不錯的中產階級口袋不淺,他們除了自住房屋,也會將多餘資金投向房市,置產也具保值性,並有一定投報率。
孫振義認為,上述這兩類人對房市支撐力頗大,若他們消失了、資金退去,房市會不會崩就很難說,但政府也不會願意讓這些人消失,因此房市政策鎖定打炒房、不打長期投資置產;他指出,不過國家長期發展與房市必須要有長期思考與規劃,不是只做短期計畫、東補一塊西補一塊,而要像縫製衣服一樣打造完整的全面考量,另外房屋用途、房屋總量管制,搭配均衡產業發展、生活機能與醫療資源挹注等做區域規劃,相當重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