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劉己玄/高雄
旗山區南溪洲信仰中心雙龍寺(董公廟),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日子時恭祝福德正神聖誕祝壽完畢以後,執事人員暨信眾也會到福德廟旁的「龍神廟」內,向「龍神爺」團拜祝壽。
閩南寺廟祭拜「龍神(爺)」,極為罕見,甚至本地人也不知董公廟有祭祀「龍神爺」
雙龍寺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郭文明說,該寺龍神廟內所敬奉之龍神,乃是下溪洲水路之神,同時也是風水龍脈之神。據一些老信眾回憶,戰後初期,下溪洲百姓奉「董公真仙」、「迦毘羅王」為庄主欲興建「雙龍寺」奉祀之際,眾善信本擇定在庄內核心地帶興建,怎知「董公真仙」降駕指示,欲親自尋覓地理,最後擇定在今日廟址建廟。
郭文明說,今日董公廟所在位置,也正是一方風水寶地,周圍綠意盎然,且境界廣闊,「董公祖」與「尪公祖」得此地理,受萬千庄民朝拜、神威廣布,永佑庄內百姓平安順遂、安居樂業!
郭文明說,龍神廟係祭拜溪洲庄內之水脈龍神,此水脈因貫通下溪洲庄,匯入旗山溪,部分區段後因開發關係而遭馬路覆蓋,該寺主祀神明董公真仙,乃令廟方建祠供奉龍神,以延續靈氣。此為主要緣由。
宗教文史研究者、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碩士劉自仁引述指出,一般來說,祭祀「龍神」,僅見於客家。在客家夥房內可見到,「土地龍神」主要供奉在祖先牌位的神案桌下,屬於家神的一種。客家人稱「土地龍神」為「龍神」,龍神源自於引用山川風水龍脈,希望能讓家族人丁旺盛、五穀豐登。
劉自仁引述說,「土地龍神」旁通常貼有對聯,最常見者是「福與土並厚」、「德配地無疆」,橫聯「土地龍神香座位」。客家人相信每一塊土地,都有「土地龍神」,因此若是夥房、家宅有需要動土興工的工程,必定舉辦「安龍謝土」儀式,主要目的為向「龍神」稟報工程目的,且承諾工程竣工後一切會恢復原位,並請「龍神」庇佑家宅平安、枝葉繁茂。
劉自仁也引述說,某些客家廟宇也會安置「土地龍神」的香位,例如:客家人主要信仰「三山國王廟」,通常會安置於正殿或是後殿的正中間地面。「安龍謝土」儀式,不管是閩南人,抑或客家人皆有,但僅有客家人將「土地龍神」安置於公廳內祖先牌位下,並且早晚祭拜,成了客家人的獨有祭拜特色。
劉自仁說,走訪客家聚落,才會看到「土地龍神」的信仰,閩南聚落則都是祭祀「虎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