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客裕 行政院報導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25)日出席「綠色行動力論壇-驅動轉型綠色供應鏈」時表示,我國預計在2025年前,達到再生能源裝置容量29GW(百萬瓩)的目標,而臺灣擁有成熟的技術條件,相信綠能產業將大為發展,成為臺灣永續發展的契機。面對即將到來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政府也規劃籌組「臺灣碳權交易所」,逐步完備碳交易機制。鄭副院長強調,未來的發展往往決定於現在,至盼各界集思廣益,讓臺灣的淨零轉型落實於各領域中,並能走得更穩健長遠。
鄭副院長表示,政府已訂定2025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需達29GW(百萬瓩)的政策目標,其中太陽能光電系統占20GW,截至目前已完成建置10.25GW,而去(2022)年一年的太陽光電模組設置量即新增2.5GW,成長相當快速。鄭副院長說,太陽能光電技術的發展已漸臻成熟,1公頃土地約可產出1.4MW(千瓩)發電量;此外,太陽能板的使用年限也從20年延長至30年,且太陽能板回收技術也在成熟發展中,因此這是一項可持續性投資的產業。
鄭副院長進一步指出,再生能源領域相當廣泛,除了太陽能外,風力發電也占相當大比例,未來將會逐步提高,尤其離岸風電目前已到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招標階段。未來,透過離岸風電國產化,以及水下基礎工程至風機的系統整合,再到營運、融資等,將形成風電產業的生態系,成為臺灣另一項值得發展的產業領域。
鄭副院長表示,行政院已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現於立法院審查中,針對地熱能部分,以往是通過興辦事業計畫才能探勘,現在修正明確區分探勘及開發程序,並由經濟部統籌核發許可;另針對探勘提供獎勵,以減少前期風險。此外,政府也會持續推動小水力及生質能能源,希望讓農業廢棄物再生利用或由廢轉能。
鄭副院長強調,以上不同再生能源領域需要成熟的技術及系統營運,所幸臺灣擁有良好的工業條件,相信綠能產業將能成為臺灣邁向永續發展的契機,形成龐大的產業鏈。另外,在綠色金融部分,除有直接投資、直接融資,還有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多樣化綠色商品,讓投資者有更多投資選擇,使能源轉型、低碳轉型或淨零轉型獲得更大的財務支持。
鄭副院長表示,歐盟預計於今(2023)年10月開始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未來各國將面臨計算產品碳含量,我國產業也不例外,以傳統產業螺絲為例,約有15至20%外銷歐盟,將納入CBAM管制範圍。鄭副院長說明,產品碳含量未來分為直接碳排及間接碳排計算,直接碳排是指生產製程或化石燃料使用的碳排,間接碳排則是所使用電力所造成的碳排,也就是電力排碳係數,目前臺灣電力排碳係數略高於日韓兩國,因此我國將來會面臨碳競爭力的挑戰。
鄭副院長進一步指出,為因應挑戰及接軌國際,臺灣證券交易所將與國發基金合作籌組「臺灣碳權交易所」,逐步完備碳交易機制,目前正緊鑼密鼓規劃中;另外,政府也刻正進行組織改造,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將改制為「環境部」,並增設「氣候變遷署」,經濟部工業局也將改制為「產業發展署」,未來相關部會將共同合作研擬碳費徵收等機制,同時也由國營事業以身作則,採「先大後小」、「以大帶小」模式,帶動中小企業做好碳管理流程。
最後,鄭副院長強調,雖然政府已上修2030年減碳目標,並公布「2050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但重點是我們如何從現在走到未來,而未來的發展往往取決於現在,因此如何走得穩、走得好及走得遠,才是政府最重要的目標,至盼大家透過今日論壇集思廣益,讓臺灣的淨零轉型在國家、產業及社區中均能落實。
致詞結束後,鄭副院長與主辦單位經濟日報費家琪總編輯、永豐商業銀行曹為實董事長及與談人日月光投控劉珮晴處長、永豐銀行歐陽子能副總經理與台電公司陳銘樹副總經理等貴賓合影,為論壇揭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