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城裡的月光》、《遺憾》等歌曲走紅的新加坡歌手許美靜,日前公開表示自己患有思覺失調症,坦言「很傷腦」。另一個案「阿正」在大學時開始出現幻聽,起初還以為自己有神通,但腦中聲音卻每天說要追殺他,讓他夜不得眠,最後確診思覺失調症,所幸在醫護人員長期照護及治療下病情逐漸好轉,還告訴醫生「腦子裡從來沒這麼安靜過。」
收治上述個案「阿正」的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楊蕙年表示,思覺失調症起因於大腦生病,病患常常不知道自己生病了,也就是缺乏「病識感」,若再加上家屬也不曉得如何求助,通常會耽誤及早診斷與治療的時機。
延伸閱讀:
焦慮、記憶變差⋯我的大腦生病了嗎?「1分鐘自我檢測」思覺失調症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醫師陳泰宇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因基因遺傳、腦部病變、心理和環境因素等多重原因,會造成思考能力與知覺功能失調的重性精神疾病。通常患者的症狀為很難分辨真實和虛幻,就好像在清醒時卻又在做夢一般,思維、情感和感覺會與現實脫離。
他指出,思覺失調症的首次發病年齡多在15~20歲,全球盛行率為10%,也就是約每100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思覺失調症;但根據精神醫學會統計,台灣只有14萬名病友,盛行率為0.6%,代表有許多黑數未被發現。而患者平均從症狀出現、延誤就診到實際確診,平均拉長到將近1年半的時間,耽誤挽救大腦功能時機。
延伸閱讀:
莫名哭泣、出現幻覺幻聽⋯竟是這原因!醫揭「天氣變冷」最易復發
思覺失調症斷藥 增逾2成再住院風險
陳泰宇說明,思覺失調症病程分為發病前、潛伏期、活躍期、殘餘症狀期等4大階段,臨床目標希望可在潛伏期之前,就能揪出罹病及早確診並介入治療。因此他特別提醒,當自己或家人出現以下症狀時,都要提高警覺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的警訊,需盡早就醫做進一步診斷。
在思覺失調症潛伏期,可能出現的7大先兆症狀為:
- 工作和社交能力減退
- 思考、記憶力變差
- 專注力變差
- 失眠
- 多疑
- 幻覺
- 妄想
一旦確診,目前有多種口服與針劑藥物選擇,然而卻有不少病患,陷入口服藥物順從性不佳的治療困境。陳泰宇強調,即使只中斷1~10天口服用藥,仍會增加近2成再住院率,但住院病患使用長效針劑卻可降低25%再住院風險。
他建議,思覺失調症患者可經醫師評估後,優先使用長效針劑治療,不僅有助長時間維持血液中藥物濃度、提升用藥規律性、降低復發風險,也能減少患者本身及照護者因須提醒按時吃藥而可能引發的矛盾與壓力。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表示,目前長效針劑已納入健保給付,患者無需擔心「沒錢打」,可與醫師討論後使用。楊蕙年補充,上述個案「阿正」在接受二代長效針劑治療後,主訴幻聽干擾從原來的6分降到只剩0~0.5分,更表示「聽不到腦內的聲音,原來可以這麼安靜,原來我可以不用這麼辛苦」,顯示長效針劑能夠有效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