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翁順利/台南
心房顫動是國人常見的心律不整,台南成大醫院因應病例將逐年提升,致力推動目前最成熟的3D立體定位電氣燒灼術,每年有60-70位患者接受治療,提醒中老年人妥善治療和保健,以避免最嚴重的併發症「中風」。
成醫一般內科陳昭佑醫師指出,隨著年齡上升,疾病盛行率將會越高,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統計每7人終身會有1人罹患心房顫動2050年全台心房顫動人口將會達到73萬人,所以不容忽視。
心房顫動患者常因心悸、胸悶和喘而就診,但也有人在中風住院時才首次發現。根據國外研究,心房顫動患者比一般人的中風機會高了5倍,因此需要好好服藥治療及追蹤。
目前可用來偵測心房顫動的方式,除常規的心電圖及24小時連續心電圖外,也有穿戴的智慧手錶或植入裝置,像是衛福部核可為醫療器材的智慧型手錶、特殊設計的長期自費貼片或皮下植入裝置,可延長偵測時間從14天到3年不等,提高檢出率。
陳昭佑表示,醫師根據風險評估,會給予高風險族群規則使用抗凝血劑,以預防中風;多數患者目前的採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各項好處,不需要定期抽血監測凝血功能,也較少造成腦出血副作用。依據患者症狀及共病症,評估使用抗心律不整的藥物、3D立體定位電氣燒灼術或冷凍氣球消融術等治療,降低心房顫動發作的頻率,減少心悸、喘等不適。
他指出,根據現行國際指引,在第一線藥物治療失敗或因心房顫動導致心臟衰竭,就應該考慮進行電燒手術治療,屬於相當安全的微創手術,患者可配合時甚至不用全身麻醉,只需要局部麻醉配合鎮靜藥物;而透過導管及3D立體定位,將電燒導管帶到左心房進行肺靜脈隔離電燒,僅在右鼠蹊部有小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