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劉已玄/高雄
7年前,三立電視「戲說台灣」電視劇「黑狗精雪奇冤」,使高雄市旗山區溪洲「張家古厝」,一夕成名。許多看過此劇的觀眾及鄉親,為之好奇,直問:「張厝」到底在哪裡?
三立電視「戲說台灣」劇組及演員,自台北遠至溪洲拍此一電視劇,源於上洲里「鯤洲宮」供俸的「王爺公」(池府千歲)、「上帝公」(玄天上帝)為「張家古厝」收伏「黑狗精」事件。
今年87歲的呂碧桂,轉述宗族耆老口述說,此事件發生在台灣光復後,約民國38年間。
當時,「張厝」內,大小不能安寧,或病,或心神不寧,夜裡尤甚,於是到轄境信仰中心鯤洲宮「請教」「王爺公」及「帝爺公」。
「王爺公」及「帝爺公」降壇,明示係「黑狗精」作祟、作怪,「答應」替「張厝」收伏。
「帝爺公」採張清安先生為乩童,開始作法收伏「黑狗精」。
「黑狗精」「道行」自不在話下,「王爺公」及「帝爺公」除與其鬥法一決高下外,並商請「南鯤鯓」王爺相助一同收伏。
「張厝」主人及鄰居們都眼見,在收伏過程中,「帝爺公」乩童追逐「黑狗精」跑遍整個庄內,可見「黑狗精」之刁鑽及收伏之難。
又令村民嘖嘖稱奇的是:乩童在追拿「黑狗精」時,竟連「張厝」牆壁僅容單隻手能穿過的鐵窗,乩童亦在快速之間整個人都「穿鑽」而過。此情此景,族親見識到「王爺公」及「帝爺公」的「神蹟」。
當然,邪不勝正,儘管「黑狗精」如何施法、鬥法,仍敵不過「王爺公」、「帝爺公」及南鯤鯓王爺,終被收伏。「張厝」自此平靜過日。
呂碧桂女士說,時過境遷,雖然已過半世紀,唯「王爺公」與「帝爺公」為「張厝」收伏「黑狗精」乙案,溪洲及宗族一些耆老仍念念不忘,傳為美談。
第9代子孫張志全說,張家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石井鄉,先祖張達謀是明朝鄭成功部將,渡臺後落居高雄市阿蓮區,祖先張矮遷居旗山區上洲里為第一代,定居上洲里繁衍迄今,已11代,通算應有200年之久,後代子孫出過縣議員(張寶桐議員)、將軍、傑出企業經營者等,鶴跂各界。
第8代子孫張和興,官拜陸軍少將退伍,耗時經年,將第一代至第11代後事子孫姓名、幾房源流,全部整理出,掛在張氏宗祠牆壁,子孫回來「尋根」,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張和興將軍說,往年每年農曆年節及清明掃墓回來子孫,有300多人,都「辦桌」聚餐,聯絡宗誼。但隨著時代變遷,以第8代來說,目前僅有100多人回「家」團聚。
張家古厝,原係三合院建築,經200年風吹雨蝕,中堂、「左春秋」廂房早已坍塌損毀,經族親鳩資重新興建目前水泥結構之宗祠,得以延續張家香火。
但右春秋廂房毀損部分,在旗山旗尾經營水果生意有成的第九代張志榮,獨排眾議,主張原貌修復。
張志榮僱請專修古厝的師傅負責修復,但也遇到瓶頸,因為春秋內牆為土埆砌築,已經找不到原始資材,最後只好將左春秋拆下剩餘之土埆,填填補補,才完成工事。
張志榮指出,張家古厝具有兩項特色,一是在「右春秋」門左下方有一小洞,稱為「鳥鼠仔坑」(老鼠洞),會留有此洞,是讓老鼠「自由出入」,避免在屋內咬壞物品;二是山牆外面砌有「鳥踏」。山牆外面磚砌凸出的水平線條,原來功能係防止壁面淋雨,後來逐漸變為裝飾帶。傳統建築規劃,一定將鳥踏列入,意在使野鳥有歇息的地方,暗喻「仁民愛物」的性格。
張志榮強調,保留張家古厝,主要讓後代子孫,慎終追遠,追念前賢,榮宗耀祖,對祖先永久的懷念。
母親是張家嫁出的上洲里里長柯瑞斌指出,就地方文史角度,「張家古厝」的歷史沿革及軼事,深具保存的正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