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近年來,素食漸漸成為現代人重視健康的飲食選擇,相較於傳統認知的宗教素,更像是一種純粹的飲食選擇!不論是隨著重視環保議題、愛護動物,或純粹希望攝取更多蔬食,都讓茹素意識更加抬頭,越受重視。為了幫助民眾聰明選擇素食,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別請到營養師侯沂錚來為民眾做詳細說明。
迷思破解—素食也能營養均衡
綜觀市場,臺灣在素食餐飲的選擇性與豐富度,早已超越傳統印象中的宗教素。營養師侯沂錚表示,早期因宗教素的需求,各家業者致力於發展各式黃豆素食原料,進而奠定臺灣素食市場的實力與競爭力。從宗教一路延伸到環保、健康意識,吃素變得越來越平易近人,從街口巷尾的便利商店到早餐店中,都可見素食品項的多樣性。
然而,飲食本就存在許多迷思,素食當然也不例外。侯沂錚營養師說明,過去許多人會認為吃素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多數的原因是認為蛋白質的來源是肉類,事實上,素食中有許多植物性蛋白,因此透過素食來獲取得蛋白質是可行的。少數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情形,很容易在純素食族群中出現,但這樣的缺憾也能透過服用營養補充劑達到效果。
食藥署訂法規,幫助民眾安心茹素
消費者如何滿足自身的素食需求?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在法規上其實有明文規定,管制範圍從嚴格到寬鬆可以依序分為﹔全素或純素(不含奶蛋、五辛)、蛋素(全素或純素及蛋製品)、奶素(全素或純素及奶製品)、奶蛋素(全素或純素及奶蛋製品)、植物五辛素(含五辛、奶蛋製品〔含奶或蛋者須於內容物名稱說明〕),上述細項分類也能透過包裝標示輕鬆辨別。
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素食選擇,食藥署提醒,無論是何種飲食選擇,最重要的是適量與適度,選擇不過度調味或加工的素食產品,才能吃出安心與健康。
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