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趣味知識
高中時代,學校刊物提到風馬牛,故意曲解「愛出風頭(鋒頭才正確),會拍馬尾,喜歡吹牛」。後來還有人強詞奪理,解釋牛馬面對北風的吹襲行進方向不同,馬頂風前進,牛背風而行。
《左傳.僖公四年》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文章大略意思如下:魯僖公四年,齊桓公攻打蔡國,滅蔡國之後,乘勝征討楚國。楚成王派遣使者前去談和:「齊國地處北海之濱,楚國地處南海,兩國相距遙遠,且毫無利害關係。就像將馬牛雌雄相誘互相追逐,也不可能發生交配之事。實在不知為何貴國要興兵來犯呢?」。
齊國的宰相管仲評估兩國實力,發現齊椘在伯仲之間,倘若兩國真的對壘,其結果恐怕也只是兩敗俱傷,於是只好搪塞一個很莫名的理由,之後便與楚國結盟。「風馬牛不相及」此語之後被用來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
兩個錯誤解釋,一個正確答案,讓人知道風,和誘,就是性賀爾蒙作祟,動物發生交配行為。
那馬和驢子交配,馬64個染色體,驢62個,生下騾63個,當然騾子就無法生育,基因缺陷。不過竟然也有母騾生育下一代的特例,公馬母驢生下是駃騠( 快蹄),體型小,母馬公驢生下才是騾,體型大又負重。
風馬牛不相及,風馬驢就相及,人工授精也有的。古代一些馬科動物的產業需求與發展,外行人看不懂的,基因染色體的出現,一些問題才有科學的答案。
圖:清代官員還有騎乘驢子的,(圖片超過50年,版權問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