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人民日報報導,香港特區政府推出多項全新和優化人才入境措施,向全球搶人才,獲得廣泛關注和積極迴響。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也是內地對接國際市場的重要窗口,特區政府必須更加積極進取搶人才,強化發展動能,保持發展活力。
吸引人才是香港2022年度施政報告的重點之一。李家超在這份其任內的首個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搶人才措施,包括成立人才服務窗口,由政務司長專責制訂並統籌招攬內地和海外人才的策略和工作,向來港人才提供一站式支持,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優化現有多項輸入人才計劃、加強吸引力等。
報導指出,人才服務窗口在線平台於去年底投入運作。政務司長陳國基表示,現在正是主動出擊、競逐人才的黃金時機。政府定當全力以赴,全面推進人才服務窗口等一系列新措施,以補充和豐富香港人才庫,配合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為期兩年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也已於2022年底開始接受申請。合資格人才包括過去一年年薪達250萬港元或以上的人士,以及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並在過去5年內累積3年或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士等。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表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推出約兩週後已接獲逾5300份申請,平均每日有350至400份,當中約六成已獲批,各界反響熱烈。
此外,還對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等多項現有人才計劃進行不同程度優化,增強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例如自今年1月1日起取消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年度配額,為期兩年,並簡化審批程序等。在創科領域,也優化了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撤銷科技公司在計劃下輸入外來人才時必須增聘本地僱員的規定,並將新興科技行業擴展至14個,以加快輸入人才的步伐。
香港輿論認為,一個搶字,展現政府的施政理念之變,從積極不干預變為主動作為、勇於擔當。過去被動等人才上門,現在主動去找人才。李家超說,過去兩年受各種因素影響,本地勞動人口流失約14萬人,多個行業正面臨人力短缺問題,必須要更加積極主動搶人才。現在是積極主動去敲門,並告訴大家有很多新政策。
按照特區政府制定的目標,預計在2023至2025年期間,透過各項輸入人才計劃每年吸引至少3.5萬名人才,即3年吸引至少10.5萬名人才。上述吸引人才目標較去年和前年的年均人數增加40%。陳國基說,我們一定全力以赴,並有十足信心讓KPI達標。
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王鑽開說,香港正全力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創科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而科技人才短缺卻成為創科企業發展的一大掣肘。對此,政府不久前公佈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明確提出充實創科人才資源,計劃至2032年將創科產業從業人員從目前的4.5萬人增加到不少於10萬人。藍圖提出的加大力度吸引高精尖人才、強化對大學基礎科研的支持等措施都極具誠意。相信這些措施落實之後,會迎來並留住一批又一批優質創科人才。
搶人才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包括工作簽證、科研支持、成果轉化、人才住房、子女入學、社會保障、落戶政策等多個環節,需要一整套的製度設計。對此,政府做了一系列相應規劃。比如,為積極吸引海內外創科人才來港,政府計劃將加大力度招募海內外年輕科研人才並吸引海外留學生回港發展,加強資助年輕科研學者,增加人才住宿配套,增強人才的歸屬感,鼓勵人才落地生根。
李家超表示,針對重點行業,人才政策有一系列量身訂做計劃,包括稅務優惠、員工補貼、生活補貼等。例如企業需要土地、扣減稅務,甚至員工要讀書、找地方住,這些都有相應安排,政府出台這些配套措施,目的是希望優秀人才來港後,感受到廣攬英才的誠意,並紮根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分子。
李家超認為,香港本身是有吸引力的,這就是我們的DNA。除固有的低稅率、簡單稅制、自由開放、中西文化融和等優勢外,還具備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和政策措施,為港發展提供難得機遇、不竭動力、廣闊空間,也大大增強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孫玉菡同樣認為,在招攬人才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獨特優勢。人才最看重的是機遇和舞台,而隨著香港和內地開始分階段有序恢復人員正常往來,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將更加彰顯,內地的經濟增長趨勢將成為巨大驅動力,吸引更多海內外人才來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