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少珊/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4)日宣布發放六千元現金,引起各界熱議。對此,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在社群發文表示,對執政者而言,政策的決定過程要公開透明且迅速。如果操作不慎,往往容易把好事變成壞事,他還提到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兩年前發紓困金,結果卻讓自己的支持度掉到40%以下一事。
矢板明夫昨在臉書發文表示,2020年3月日本國內疫情蔓延,造成經濟活動停擺,國民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當時有在野黨國會議員提出,要求政府發給每人十萬日圓的現金進行紓困,執政黨內也立刻出現一部分議員附和,但日本的財務省以「並非所有的人生活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為由堅決反對,認為沒必要每人都發錢,而且政府一時也拿不出這麼多錢。
矢板明夫說明,當時安倍內閣一開始也表現得較猶豫,遲遲沒表態,但面對洶湧的民意,到了四月中旬,在沒有完全取得黨內共識的情況下,內閣會議決定給全國約一千三百萬個貧困家庭,每戶補助三十萬日圓。
矢板明夫指出,當時安倍內閣認為,若全體國民每個人發十萬,政府要花十二兆日圓,但若只補助貧困家庭,只要出四兆日圓即可。然而,政策一推出,立刻遭到民意的激烈反彈,主要原因,是日本的貧困家庭,因為收入低於標準,大部分基本上是不必納稅的,而在疫情中受到衝擊最大的,是那些努力工作、認真納稅的中小企業經營者。
「拿納稅人的錢送給不用納稅的窮人」,矢板明夫直言,該政策挨批「殺富濟貧」,同時,戶籍只有一個人的家庭拿三十萬、有七、八個小孩的大家庭同樣拿三十萬,有相當強烈的不公平感,而此紓困政策發表後,不但在野黨和媒體反應強烈,執政黨內也出現反對的聲音,最後在內外強大壓力之下,安倍不得不在一周後宣布,改回每個國民都發十萬的方案,但為時已晚。
矢板明夫坦言,「明明是給政權加分的政策,最後變成了止血的政策」,安倍內閣的支持率最終跌到了40%以下,五個月後內閣也宣布總辭,一方面是安倍晉三個人的健康原因,另一方面,也與防疫紓困不利、支持率一直低迷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