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黃暐迪/綜合報導
想買房卻錯失良機!近日有民眾在Dcard上發文表示,自己4年前開始有了想要買房的念頭,當時還沒滿30歲,存款已經累積約有400多萬元,且有找到自己喜歡的物件,詢價後得知每坪單價約21萬元,但由於糾結繳了頭期款後,存款瞬間大幅減少,加上要背數十年的房貸,擔心中途收入如果不穩定,恐讓房子被法拍,最終因而打消買房打算。沒想到4年後的今天,該區房價已經漲到單坪29萬元,原PO坦言「真的很後悔當初沒有買下去」。
原PO提到,其實當時與另一半的存款加起來有1千萬元,但她卻想要自己全額負擔,不想要與另一半合資,起初是想說手邊握有資金投資能創造現金流,之後再利用現金流繳房貸,沒料到房價爆炸性成長,根本追不上。
原PO也苦嘆,「現金流增加的速度遠遠比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如果房價還是像這樣持續上漲,除非未來事業發展得十分順利,否則已經有了放棄買房的念頭。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有人鼓勵原PO,「買房如果是自住沒有要投資,就朝自己喜歡的、價格負擔的起的房子來找,如果真的有遇到覺得各方面都ok,就勇敢出價買吧」,甚至建議她,「先求有,再求好,不說賺不賺,至少自住不會虧」。
其實回推到2018年房市,確實看跌比例較多。由於時空背景下受到中美貿易戰恐常態化,還有升息、寬限期等變數,消費者對市場產生憂慮,看跌趨勢彈升。而當時八大行庫為避免寬限期炸彈引爆,積極出招拆彈,展延寬限期,導致市場預估2019年的房市賣壓很沉重。直到疫情趨緩後,2019、2020年房價呈緩漲格局,而2021年房價卻突然飆漲,不得不讓政府祭出打炒房抑制超漲情勢。
「自住」不用考慮入場時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曾指出,真正自住需求的民眾較沒有考量買房時間點的問題,但要注意升息的情形,以及今年與明年國內經濟成長可能趨緩,「所得或許會受到影響,自身經濟負擔必須要謹慎檢視」;她指出,這時候市場選擇性不少,有自住需要的民眾可以多看、多比較。
劉佩真分析說,面對目前營建成本上升的情況,建商推案的興建成本也高,因此新預售案降價空間很小,若是中小型建商「或許有大一些的議價空間,但必須慎選品牌、注意建商口碑,以免買到建造品質較差的產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