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雲/台北
小時候常聽阿嬤說:「嘸吃飯、去吃屎拉!」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呷賽」也能治病,阿嬤說的係金耶!大便怎麼可能是良藥?別以為糞便一無是處,糞便除了可以反映出人體的健康狀況,糞便中的微菌叢如今已成為治病利器!
2022年12月1日至4日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於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醫療講座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執行長吳登強打頭陣,於今日下午2時30分在高醫醫療體系攤位(編號J606)與民眾分享「哇塞!大便變黃金!『呷賽』也能治病!」一起了解糞便與健康的微妙關係。
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執行長吳登強表示,現代許多人會透過補充益生菌維持腸道健康,許多研究也發現眾多疾病與腸道微菌叢的多樣性和平衡有關,如急性腸胃炎、偽膜性腸炎、代謝症候群、肥胖、巴金森氏症和自閉症等,顯示腸道微菌叢在這些疾病中扮演相當重要且關鍵的角色。其中困難梭狀桿菌本為健康人的腸道共生菌,當患者因病接受了抗生素治療後,導致原本腸道內制衡困難梭狀桿菌的其他微生物減少,引起腸道菌失衡,加上患者免疫力較弱,困難梭狀桿菌因而致病。困難梭狀桿菌可能引起嚴重腹瀉、發燒及腹痛等症狀,使得患者更加衰弱,形成惡性循環。困難梭狀桿菌在1萬名病人中,每天都有1.1~7.3人會發生,但若不幸感染,復發率達2~6成,而患者住院死亡率也有25%。
「呷賽」治療法-腸道微菌叢植入治療,究竟是什麼神秘解藥? 吳登強執行長指出,每個人腸道內的微菌叢組成各不相同,腸道微菌叢植入治療是一種直接改變腸道微生物群,使其菌群正常化並獲得治療益處的方法。舉例來說,腸道菌失衡就像花園裡雜草叢生,而微菌叢植入就像是重新種入健康的花草,讓花園恢復生機。
吳登強執行長進一步表示,過去認為食用益生菌就能使腸道好菌增長,但益生菌僅能補充的種類與數量甚少,糞便內的細菌量高達十的12次方,以糞便移植的方式能更有效將腸道內的菌叢恢復。
吳登強執行長表示,在台灣腸道微菌叢植入術已通過特管辦法,可從腸道健康狀態良好、篩檢合格的人取得糞便,經稀釋與濾出雜質,透過大腸鏡經大腸植入腸道或經鼻胃管、胃鏡由上消化道植入腸道植入患者體內的微菌叢,只要糞便中的好菌活下來並在患者腸道中共生,困難梭狀桿菌就會被排除,病情就能痊癒,現階段國內的受贈者較能接受親人捐贈。在未來的治療趨勢,期待針對不同患者與病症進行個人化精準化的腸道微菌叢植入治療,準確對策下藥,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除了醫療講座外,守護南台灣健康的靠山—高醫醫療體系,包括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大同醫院、旗津醫院及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等一校五院,都參與這場盛會。其中預計明年中開幕的高醫岡山醫院,將展出醫院建築特色、醫療服務與優勢等。
吳登強執行長表示,高醫岡山醫院設址於高雄市岡山區捷運北機廠商業服務區,緊鄰省道台1線,於高雄捷運紅線R24南岡山站1號出口南側,設有天橋連結,到站即到院。醫院醫療大樓興建地下3層,地上10層的智慧與綠能建築,將設立31個科別、7大中心、522個床位,提供醫學中心等級的醫療服務,並特別針對在地需求,強化急重症、婦幼、骨關節等科別,提供完整的門診、急診、住院全方位醫療服務,讓民眾不必遠赴市區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