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藍綠白正面交鋒!隨著投票日逼近,各候選人無不卯足全力爭取選民支持,其中選戰最激烈的台北市於上周在媒體的邀約下,舉辦蔣萬安、黃珊珊、陳時中三人的電視辯論會,除了言語的激烈交鋒之外,三人也都藉機向市民宣傳自己的政策理念。針對台北市人口持續下降,該如何提升生育率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洪士奇與小朋友擊掌。(圖/洪士奇提供)
藍營蔣萬安主張加碼生育獎勵金,第一胎從現在的2萬提高到4萬,同時希望減輕0-6歲孩子托育、幼托費用,而生第二胎且符合資格的父母,能夠優先入住社會住宅,透過「加碼補助、提供安居」的方式減輕父母所面對的經濟壓力。希望透過政見及政策落實,「讓嬰兒的啼哭聲成為台北市的交響樂」。
而陳時中則著重在人工生殖補助,生產照顧、身心障礙者陪產,並在產後強化親職教育、增設「育兒指導員」,讓新的家庭和新手爸媽可以有幫手。他同時也提出3.6萬元坐月子補助、2歲公共托育增加1000個名額,另外增加社區親子館、公私協力一起推動「在校安親」等,目標是「打造很有愛的台北市,讓大家身心靈健康」。
(圖/洪士奇提供)
最後,在辯論會上拋出該問題的黃珊珊,則以十月提出《台北青年生多利三部曲》政見為主,內容包括鼓勵結婚入籍、提高生育獎勵金第1胎2萬元,第2胎以後2萬5000元或3萬元、私幼補助加倍、提升幼教公共化、確保幼托師資及機構品質並實現「一區一臨托」。讓青年「樂婚、願生、能養」。
綜上來說,三位候選人對於提升台北市生育率的方法不外乎以提升補助、強化托育為主,而蔣萬安則增加「社會住宅」這個誘因。對此,台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副院長、北市第三選區(松山/信義)市議員參選人洪士奇則認為,三名候選人提出的政見基本上是利用提升生育「後」的獎勵方式,當然都能達到效果。但他也以多年從醫經驗提出他解。
(圖/洪士奇提供)
洪士奇強調,提升生育率可從「前、中、後」三個面向著手,首先要針對結婚新人進行宣導,特別是針對有意願生產者提供孕前親職課程及健康關懷。而在婦女懷孕過程中,則需要強化孕婦醫療照護、心靈關懷,開辦免費孕婦課程。產後則是提高生育補助、提供育兒輔導及增加公共托育為主,「讓民眾可以生、願意生、很想生」,如此也更能提高生育意願。
少子化已是台灣重大國安危機,生育政策除了提高獎勵,更重要的是觀念改變,洪士奇也盼自己能進入議會,協助監督市府推出可行、有效之政策,讓台北市的生育率能反轉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