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天豪
上一集,我們說到
大清獲得一種新財源
因此逃脫了
「大規模民變王朝必定滅亡」定律
那麼,這個新財源是什麼呢?
熟悉清末歷史的朋友應該猜到了
—-「關稅」
這是之前因大規模民變而滅亡的
東漢、唐朝、明朝
都沒能擁有的財政資源
這種新的財政資源
替大清續命了半個世紀
目前學界的研究發現:
「開港通商之前」
「大清的財政增長的非常緩慢」
明末戰亂大致底定的顺治九年(1652)
大清的歲入是「2,428萬兩」
這算多嗎?
這其實已經比明末多出數倍了
但是,接下來將近兩個世紀
增加的速度相當緩慢…
到了鴉片戰爭前夕的
道光二十一年(1841)
大清的歲入是「4,125萬兩」
190年只增加了169%
這很糟糕嗎?
這很糟糕…
因為,同一個時期
中國人口規模增加了400%
需要處理的各種業務至少會等比例增加
但是,大清沒有錢可以擴張政府部門了
知道了這一點
你就知道為什麼到了19世紀中期
鴉片戰爭爆發前夕…
大清的統治能力顯得那麼
「捉襟見肘」的原因了…
沒錢,真的沒辦法啊….
而且,如果您看得夠仔細還會發現…
乾隆三十一年(1766)的「4,858萬兩」
是歲入的最高峰,後來就慢慢下降了
也就是說:
「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
英國展開工業革命的這一百年
大清的財政能力不但原地踏步
還相對衰退了….
所以,目前清史學界普遍同意:
「如果沒有新增的財源」
「大清應該熬不過19世紀中期的各種民變」
也就是說…
如果「洋夷」不入侵
大清搞不好滅亡的更快…
當然,這只是推論
現實世界中,大清獲得了意外的收入
來看看後面的數據…
光绪十二年(1885)
「八千一百萬兩」(81,269,799)
這可是鴉片戰爭之前的兩倍了….
而且,此後持續增長
除了甲午戰爭前那幾年有合理的下降之外
在鬧義和團的那一年(1899)
居然就已經超過一億兩白銀了
此後,更是加速成長
到了滅亡前夕的宣統元年(1909)
又增長了263%
這種增長的動力來自於甚麼地方呢?
就是「關稅」
或者說「關稅與釐金」
看一下資料表就能發現:
來自農業的「田賦」雖然也有增長
但是所佔的比例從76%降低到27%
反之「關稅與釐金」
這兩種來自商業的收入
在清朝滅亡前夕
已經將近全體財政收入的一半了
總結一下「晚清七十年」的財政狀況
鴉片戰爭時,大約4000萬兩
這可以看做是「傳統中國的極限」
同治年間,大約6000萬兩
這50%的增長,是西方人帶來的救命錢
而且,經過「同治中興」的經營
甲午戰爭時,大清年入約8000萬兩
這是大清賠給日本兩億三千萬兩之後
還能生存的基本原因
順便說一下,晚清最後12年
財政收入更是爆發性的增長
1899年,超過1億兩
1903年,超過2億兩
1911年,將近3億兩
這麼快速的財政增長
在農業社會是不可想像的
這是大清正在轉型為工商業社會的證據之一
也是民國初年,北洋政府相關人士發出:
「民國不如大清」感慨的主因…
當然,其中緣由非常複雜
這個等我們後續故事來解釋吧…
現在,讓我們回到同治初年
來看看靠著這些新財源養出來的新軍隊
是怎麼打垮「太平天國」的
(以下故事請看本周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