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趙亮/北京
在2022年兩岸青年峰會上,主持“創業與就業”專題研討會的是在大陸互聯網公司從業的臺灣青年王彥喬,一身幹練的西裝、簡單紮起的馬尾、爽朗大方的笑容。她會帶來怎樣的故事?
從很早與大陸接觸到落地北京發展
彥喬坦言,自己其實很早的時候就和大陸有很多接觸。2008年,作為在兩岸間常來常往的大學生之一,彥喬和很多臺灣青年一樣到大陸各個省份進行交流,去過大陸十幾個省。每一次到大陸都不覺得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就感覺跟臺灣整體環境特別像,風土人情、說話、吃東西都一樣,特別像是回到了另外一個很親切的地方。
後來彥喬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到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專業交換學習了半年時間。在上海的半年四處聽講座、走走看看,也去挖掘大陸精彩的方方面面和不同行業的人。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彥喬感覺這塊土地太廣袤,有很多挖不完的寶藏,想要更深入瞭解大陸。後來她在臺灣開始從事兩岸新聞報導,經常來大陸出差。彥喬認為,工作中用更洞悉世事的新聞視角去觀察一切,跟學生時期只是站在旁邊看有很大差別。因為當你是一個新聞從業者,你需要去挖掘背後的故事、挖掘這個事情發生的根源、甚至歷史文化背景的時候,你就會開始產生各種各樣的好奇,就會開始去翻閱很多歷史檔,翻閱很多過去幾年的新聞報導,就開始對這個地方有了從廣到深到垂直的瞭解。
於是彥喬有了一個念頭,自己為什麼不直接落地大陸去做行業深耕?於是在三年前她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到北京發展。她表示“這個決定完全改變了我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包括自己的朋友圈開始不一樣了,交往的群體、以後的家庭還有另外一半,甚至是後代們可能會繼續在這塊土地上打拼。”
在從事兩岸新聞工作的時候,她曾有幸與許多大陸的媒體朋友一起上十九大,去人民大會堂做兩會採訪,近距離去感受頂層設計的各項政策如何對外傳達,又如何一步步落地。身為臺灣青年,她很感謝這個時代,感恩自己能有機會在這片土地上耕耘。
互聯網讓兩岸加強交流,彼此加深瞭解、互相理解才能減少誤解
作為一個互聯網從業者,彥喬的工作內容就是讓兩岸民眾尤其是青年朋友們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上去分享自己的觀點,在一個好的基礎上去繼續增加彼此友好度。很多時候兩岸民眾間是有一些誤解存在的,需要及時去糾正、往好的方向引導,利用互聯網行業技術去透過資訊的傳遞,減少兩岸民眾對彼此的一些誤解。她也講到,臺灣很多青年朋友在有限的發展環境裡面,很努力地去把比如一間咖啡店做到極致,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一種精彩、一種多元。互聯網在兩岸交流上除了增加善意以外,還能互相瞭解和理解對方為什麼會那樣做,因為理解而減少了誤解甚至批判,多了許多善意。
兩岸青年峰會功德無量
彥喬感慨,在疫情期間,兩岸青年朋友們能克服種種困難彙聚在峰會上,是很大的緣分和幸福。北京是一個能夠彙聚全世界優秀人才的地方,能夠把大家優質的觀點或者優秀的想法串聯起來,輸出給與會每一位嘉賓朋友,即使他只接收到一兩個觀點,但如果這一兩個觀點能夠在他人生中某個時間點上發揮一些關鍵性作用,這場峰會就真的功德無量。她表示,兩岸青年朋友交流彙聚一定要持續做,長期來說對每個個體都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這本身就是其價值所在。
北京的開放和相容,任何一個人在這裡 都能夠通過努力看到自己的未來
彥喬坦言,剛開始想來大陸的時候,內心是有一些恐懼焦慮和不確定的。但北京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城市,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很多資訊,比如找工作可以登錄北京市人社局官網,很多招聘資訊都是公開透明的。北京的政策環境也很包容,四面八方的人來到這個地方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當然前提是要自己先努力,自身要具備一定素養,其中最重要的是韌性。在整體局勢比較艱難的時候,越是有韌性的人越能夠在群體中去被看到並做出成績。還要與整體的大環境去結合,要從各個方面去瞭解大陸目前的就業環境,政策環境等,這是肯定要做的基礎功課。
彥喬覺得北京對年輕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能夠在最年輕最風華正茂的年紀去嘗試去打拼,即便失敗了,如果是抱著任何經歷任何事都是人生的體驗和過程這樣的心情,其實也是一種值得。心態一定要健康、一定要積極向上、一定要向著光明,無論今後你在哪裡,都會過得很開心。
她想告訴更多的朋友,“北京讓我感到最幸福的是開放跟相容,任何一個人帶著任何一種才藝,在北京都能夠通過努力看到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