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華人知名作家鍾玲教授又出新書了!這是近三年來,她繼《餘響入霜鐘》與《深山一口井》力賣之後,以散文形式抒寫的自傳小說《我的青芽歲月》。說是自傳,但除了個體微細的人生歷程之外,卻寫出了戰亂年代的磅礡國史,從小愛到大愛,也讓新書極具歷史見證的價值。繼9月1日在台北的新書發表之外,9月24日週六下午2時至4時,在高雄文學館(高雄市前金區民生二路39號/中央公園),將有一場她與九歌總編輯、金鼎獎得主陳素芳的精彩座談對話,她們將以輕鬆的方式,來對談這本書,歡迎對文學有興趣的民眾前來聆賞。
圖/鍾玲教授出新書《我的青芽歲月》。(記者陳雯萍攝)
鐘玲是教授,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生校園取得比較文學博士之後,一生在美國、台灣、香港、澳門任教數十載,她曾是中山大學的文學院長、高雄大學的教務長,又曾任香港浸惠大學副校長。
圖/鍾玲教授出新書《我的青芽歲月》,退休生活成了多產作家。(記者陳雯萍攝)
她也是文學家,熱愛文學的她,早年大學聯考成績可上台大,卻選擇了東吳大學外文系,跟著國內許多重量級作家的腳步。不過年紀輕輕的時候,她就榮獲國家文藝獎章,文學的才華早早就嶄露頭角。
圖/鍾玲教授出新書《我的青芽歲月》,退休生活成了多產作家。(記者陳雯萍攝)
她一生著作無數,作為知名導演胡金銓的妻子,鍾玲甚至還寫過電影「山中傳奇」的劇本。三年前,從澳門大學退休之後,回到台灣長住,而內心澎湃的文學種子再度萌芽,她日以繼夜的書寫,讓她退休的生活,卻成了多產作家。
圖/鍾玲教授父親鍾漢波,年輕時在東京當外交官。(鍾玲提供)
新書《我的青芽歲月》,是鍾玲彙整了她人生的前二十年左右的青春,所寫就的自傳。雖說是自傳,卻因為生長年代的歷史軌跡,也見證了戰亂年代的種種,讓新書也如一部磅礡的國史。
圖/鍾玲教授父親鍾漢波與母親。(鍾玲提供)
父親為駐外海軍武官、母親出身廣州富裕家族,鍾玲生於二戰末期,雖值國共內戰,三歲時隨父親派駐日本,鍾玲未曾體驗過戰爭的顛沛流離與動亂離散,許多的時代故事,她是透過熱愛拍照的父親所留下的三本傳記與照片,去尋渡那些陳年往事與歷史軌跡。
圖/鍾玲教授父親鍾漢波,年輕時在東京當外交官,帶著母親與三歲的她,在日本生活。(鍾玲提供)
圖/鍾玲教授父親鍾漢波,年輕時在東京當外交官,帶著母親與三歲的她,在日本生活。(鍾玲提供)
如大時代兒女的感情,母親如何隻身從廣州到雲南找到父親,並結為戰地連理的事故;父親鍾漢波索還甲午戰時遭日軍擄去、展示於公園的戰艦鐵錨,洗刷國恥;又健筆書寫突破共軍包圍的鄰家陳慶堃伯伯、加入撤退國軍的小舅、一江山戰役的衛國將士,透過她生動的筆觸,讓大時代的國史,歷歷在目。
圖/突破共軍包圍的鄰家陳慶堃伯伯拿到青天白日勳章。(鍾玲提供)
又如她小時候,住在眷村的日本房舍,與同齡孩童天真浪漫的歲月,如在長廊屋串門、或在禁區樹叢探險;上了高雄女中,少女鍾玲編導戲劇轟動學校一展長才;又或是就讀東海大學外文系,暗戀文青學長的種種,道出青澀少女迷戀文學的啟蒙與想像。透過她字裡行間的描述,卻是充滿著逗趣與浪漫。
圖/鍾玲小時候在左營眷村的生活。(鍾玲提供)
圖/鍾玲小時候在左營眷村的生活。(鍾玲提供)
文學家總是離不了文人,鍾玲於書中也細數受教於余光中、齊邦媛、聶華苓的師生情誼;也娓娓談起與林文月、方瑜共度親密相知的時光與一生交情。
圖/鍾玲新書也寫出她就讀台大外文研究所時的老師余光中,一生與余老師、余師母亦師亦友的情誼。(鍾玲提供)
全書五十篇文章描寫生命裡五十個起點,卻是集個人生命故事、文學家掌故與戰亂國史的組合,是由戰亂年代的磅礡國史到個人細微的人生歷程。
圖/鍾玲父親鍾漢波年輕時與同輩的合影。(鍾玲提供)
詩人、作家陳義芝為序指出,這本書不只是個人生命的寫照,更有由她這一棵花樹所照映的一大片花海森林。「如何閱讀《我的青芽歲月》?如果有人問我,且針對的是文學表現,我會建議不可忽視鍾玲提示的潛意識夢境、靈魂感應、心理分析,也不妨細細體會她那縷述現實而受節制的筆法。」
作家甘耀明為序也寫道:「鍾玲老師擅長小說,而小說家的終極挑戰,不是爬過一座書寫高峰,是面臨散文的直球對決,把自我靈魂的內裡翻出來書寫。終於,《我的青芽歲月》便是精彩的自我直球對決寫照。」
圖/鍾玲與她在東海大學外文系的老師齊邦媛。(鍾玲提供)
甘耀明也指出,《我的青芽歲月》融合了自傳與散文,沒有自傳的繁瑣,增添散文主題書寫的溫潤、乾淨透明、不粘不膩。紀實性寫作是挖礦般的危險工作,要挖得夠,不要把自己挖毀,且又要填飽狡獪讀者的脾胃,這需要技術考量。《我的青芽歲月》是美好示範。此外,鍾玲老師在文壇結交廣,帶來了不少齊邦媛、聶華苓、林文月的新訊息,不論是對余光中在陳映真事件中的辯解,或是對楊牧在葉珊時期的觀視,饒有可觀之處,奏響了台灣文學史的弦外之音。
圖/鍾玲與老師林文月合影。(鍾玲提供)
香港散文作家黃秀蓮則指鍾玲的新書《我的青芽歲月》,固然是女性的自傳,自家庭、眷村、校園出發,卻又把中國風雲變色的刹那勾畫,讀之猶如翻開歷史依稀的章節。
她說,全書最動人之處,是他父親以海軍參謀長身分,接收日本賠償的八艘軍艦,還有,日本把甲午之戰的艦錨當做勝利品,展覽於上野公園,父親以外交途徑凜凜然索回,不容軍國主義囂張。母親知道女兒同學午餐僅吃蘿蔔乾配白飯,擔心小女孩不夠營養,便把肉、青菜塞滿飯盒,著女兒分贈,達4年之久。「父母是孩子的根,根深則葉茂,青芽初露,嘉木成蔭。」
圖/鍾玲與作家好友台大中文系的方瑜、高雄女中的同學。(鍾玲提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詩人須文蔚則指出,鍾玲在鋪寫大時代時,總是從個人與家人的心理描摹,將故事回溯到戰爭帶來的苦難,或是微物與小舉動造成她生涯的影響,更增添全書動人與深刻的抒情氣息。尤其是寫文壇掌故,不論是在東海開啟與楊牧的情誼,一生與余光中及余師母相濡以沫、亦師亦友,或是在台、美、港文壇的點點滴滴,絕對是精彩的文學史料。
圖/鍾玲(左)新書寫出在就讀東海大學外文系時,仰慕學長楊牧(右二)的點點滴滴。(鍾玲提供)
身為作者的弟弟,國立清華大學國防學士班總導師鍾堅教授則從他近身觀察姐姐鍾玲70年以上,選用了「外柔內剛」四個字,成為他閱讀新書的心得。鍾堅說,「外柔」源於慈母的基因;「內剛」則得自嚴父的真傳。他也形容鍾玲透過《我的青芽歲月》一書的五十章節,流露出對人的體貼、謙遜、自省,「這些形成她優美內在氣質的部份。如果能用更多字來形容姐姐,那她肯定是位外柔內剛,對群眾有致命吸引力的作者。」
影/鍾玲出新書《我的青芽歲月》寫出戰亂年代的磅礡國史,到個體微細的人生歷程~九歌出版https://www.youtube.com/embed/Tw6WHTu3r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