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衛武營三大平台之一的【2022臺灣舞蹈平台】,由衛武營駐地藝術家周書毅擔任策展人,以「島嶼連結:身體上線」命題,歷時1年半的策劃,平台前期的工作坊、講座於2021年10月陸續展開,更於今(2022)年9月初遠赴德國參與杜塞道夫國際舞蹈博覽會深度交流,今年11月將在衛武營舉辦現場演出、展覽、工作坊、論壇等活動,藉由多元的溝通方式,反思在後疫情時代舞蹈如何以新的方式連結世界。
今年【臺灣舞蹈平台】首度延伸連結至全球最具規模現代舞蹈交流平台-杜塞道夫國際舞蹈博覽會,本屆展會有來自45國超過2,000位參與者,共90場演出和活動,臺灣有50多位代表與會,當中多數對再度開啟實體交流非常興奮。衛武營也在此建立進一步國際連結,和各國多位藝術家、舞團洽談合作事宜並邀約來臺參與【臺灣舞蹈平台】。
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說:「衛武營透過藝術連結世界與對話,不曾因疫情影響而停歇,今年【臺灣舞蹈平台】的主題,讓我們有機會思考當藝術的溝通交流,受時空環境影響傳遞受阻時,如何處理原有的溝通需求。在參與這屆杜塞道夫國際舞蹈博覽會後,我們再次感受到人們面對面交流的可貴,並從中了解各國在這兩年的藝術發展概況,作為未來走向的參考,透過這次機會,我們也對參與博覽會的國際藝術家發出邀請,參與在11月【臺灣舞蹈平台】時,讓世界看見這兩年多來,臺灣在藝術上的發展和轉變。」
【2022臺灣舞蹈平台】策展人周書毅說:「臺灣是一座島嶼國家,人們必須越過海洋抵達另一片陸地,透過飛行與另一座城市交會,穿越網路世界與更多人連結。兩年一度的【臺灣舞蹈平台】在疫情下策劃,當跨國移動停頓,島嶼中的藝術家在這段時間產生了許多新的對話,重新尋找創作與製作方式。『島嶼連結:身體上線』將匯聚這兩年的省思,透過身體影像聲音展、國際論壇、現場展演及身體工作坊,來反映身體未止的動能,撞擊創造出生命的未來之身。」
國際與在地 跨場域與跨族群
此次【臺灣舞蹈平台】在向外與國際連結之外,同時深度連結南方城市與在地合作,共有7成作品由南部出身藝術家創作,並有多位編舞家將在這次發表新作,所有節目中有4成為全新製作。此外,族群大幅跨距也是今年平台特色,演出者中多達近100位是素人參與演出,年齡從最小6歲到最大約70歲,所有族群都可以在平台挖掘出專屬的身體語彙。平台各個舞台分布衛武營內外,如同島嶼和大陸看似各自獨立,實則隨著舞蹈的發生在其間流動連結。
代表臺灣前往德國參與杜塞道夫舞蹈博覽會的屏東蒂摩爾古薪舞集《去排灣》,由舞團和駐團編舞家林文中共創,表演者們的聲音就是音樂,在排灣族傳統古謠與肢體中,交織出獨一無二的族群當代語彙,同時也是試圖「去除」原住民舞蹈刻版印象的全新創作,節目專為國內外的實驗或特定空間設計,此次首度於高雄演出,將在衛武營獨特的榕樹廣場,創造不同過往的聲響視覺體驗。
今年甫獲歐陸年輕編舞家網絡平台Aerowaves邀請的編舞家王宇光,將和具印尼傳統宮廷舞與當代舞蹈背景的舞蹈家Danang PAMUNGKAS合作新作《去你的島》,從跨文化與跨地域之間的交換關係,穿越彼此居住於兩地的生命經驗,透過對話尋找超越個人的探索與關懷。
衛武營戲劇院同一舞台則將先後呈現兩齣舞作,首先是歷時3年的《連篇歌曲》,由衛武營、首爾國際舞蹈節、雲門劇場共同製作,舞蹈家田孝慈、鋼琴家李世揚、中提琴家戴孜嬣,以樂器和身體對話,音樂家需學習身體節奏與流動等舞者語彙,舞蹈家則學習樂理和聲音結構等樂句發展,將帶來一場無法重複的樂舞即興創作。藝術家蘇品文將帶來近年備受關注並且屢獲邀演的作品《少女須知》,以當代女性觀點批判1984年出版的同名書籍《少女須知》,這次將與在地鋼琴家林麥可合作,帶來衛武營獨家的版本。
此外,衛武營的東露台將改造成為表演空間,從「亞洲連結」視角去思索亞洲的身體語彙,畢業於高雄在地左營高中舞蹈班的賴翃中,帶領翃舞製作演出國際獲獎作品《羽人》,表現舞者內心轉化為鳥獸、渴望逃離現實並追尋夢想,當中遭遇的奮鬥和掙扎,最後回歸平靜。出生於高雄大樹區的編舞家林廷緒創立秋杉所在,將帶來新作《採 身》,企圖找回真正的自己與回家的路,在人生旅途中各個階段千百樣態的選擇,當中的情緒和心理成就現階段的自我。兩位編舞家都從自身傳統訓練與身體回溯生命出發,是新世代的編舞代表。
素人參與演出 舞蹈推廣眾人響應
4檔素人參演節目的策劃想法,源自衛武營累積多年的「武營來跳舞」大眾推廣課,此次讓愛跳舞的民眾,有機會與藝術家合作走上舞台。像是驫舞劇場蘇威嘉《自由步─搖擺歲月》,是高雄出身的編舞家蘇威嘉十年編舞計畫《自由步》系列之一,這場演出將和近百位樂齡舞者合作,把不同的生命經歷轉化到舞蹈肢體,呈現一場獨特限定「眾人的舞」。
藝術家賴翠霜和左涵潔在南部耕耘多年,對於邀請民眾參與演出有很長時間的創作經驗,將分別帶來兩齣十分值得期待的作品。賴翠霜舞創劇場《他們的故事─白晝》源自台江文化中心「2020-2021素人雙年演出計畫」,賴翠霜與12位素人表演者共同創作,大量參雜戲劇與舞蹈肢體,從各自生命不同時期的脆弱和自我性格探索,以寫實和非寫實方式呈現,此次重編版本在榕樹廣場開放舞台演出,可從不同視角欣賞。
左涵潔《小孩筆記-身體是我的搭檔》,觀察孩子還沒有長大成人前的城市身體日常,因當中面臨的挑戰刺激孩子身體開始創造,運用身體丈量、感官練習、環境與創作等三個概念,發展出簡單的身體表演,留住創作的痕跡。
出生於高雄在地的舞蹈家葉名樺,將與其舞蹈啟蒙地,成立30週年的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合作新作《跳芭蕾》,由舞團不同年齡的學員,團員舞者和老師們共創共演,透過葉名樺成長經歷與當代創作視野,梳理創作出芭蕾舞在臺灣的風景,作為舞蹈平台開幕演出,將在榕樹廣場下的「開放舞台」起舞。
影像聲音展 不同面向和舞蹈對話
「身體上線」舞蹈影像聲音展,將分為動態影像、舞蹈聲音及靜態攝影三個角度切入展出,其中舞蹈動態影像展是衛武營首次向全球徵件,自今年(2022)7月啟動以來,邀請亞洲的舞蹈影像作品,同時也向全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舞者、導演、影像製作人以及跨界共創的藝術家徵求投件,共收到來自五大洲46個國家地區藝術家合計256件踴躍投稿,最後選出10件來自不同國家的舞蹈影像作品,另有1部特別注目的作品,引領我們透過影像遊歷世界的身體語彙與生活處境。入選影片將於衛武營展覽廳播映,藉由影像媒介,重新尋找身體真實的舞臺語言及對話方式,共同省思舞蹈更長遠的發展。
舞蹈聲音展將邀請音樂創作人林強、王榆鈞、李世揚、許雁婷、顏晟文,展出他們曾為舞蹈創作音樂的關鍵作品。舞蹈靜態攝影展將帶觀眾回顧這兩年疫情中仍舊上演的舞蹈節目,同時認識在地攝影工作者。3項展覽的作品於公共空間開放自由觀賞,希望藉由影像與聲音媒介,重新尋找身體真實的舞臺語言及對話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身體上線」展覽邀請高雄在地的日青創藝團隊,與策展人周書毅共同協力展覽內容的策劃。在展場設計與東露台、榕樹廣場兩個戶外舞台,邀請在南方深耕多年的舞台設計師李維睦擔任舞台視覺統籌,透過空間串聯,帶領民眾遊走島嶼和自然空間的連結理念。
除了現場演出與流動的觀展之外,觀眾也可選擇參與靜態講座;講座內容包含舞蹈音樂創作、南方舞蹈教育發展、在地城市的身體展演,三個角度讓觀眾可從舞蹈環境與創作發展去認識在地關係。另有1場紀念專題講座,將談論已故《TAIPEI TIMES》記者貝黛安(Diane BAKER)曾為臺灣寫下的舞蹈風景,延伸討論英文書寫在臺灣的歷程。
【武營來開槓】島嶼連結:身體上線—策展人解密交流活動,針對今年平台主題「島嶼連結:身體上線」,由策展人周書毅現身說法,匯聚駐地至今對高雄的觀察與省思,帶領大家感受南方的舞蹈力量,並以身體為線串起國際連結,同時分享策展幕後有趣故事,並帶領參與者走過私房參展路線。
2022年的【臺灣舞蹈平台】「島嶼連結:身體上線」,匯聚南方連結力量,期盼平台成為亞洲當代舞蹈的國際連結舞台。衛武營此次也推出兩種超值套票,同筆訂單購買4檔節目票券各1張以上即享超值5折優惠,同筆訂單購買任2檔節目票券各1張以上即享8折優惠,不妨和朋友相約一趟南方的舞蹈之旅,把握此次遍覽舞蹈美好的難得機會。
圖/2022臺灣舞蹈平台藝術家&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合影。攝影 林峻永、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