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集邦研究顯示,企業積極布局節能減碳,短期將促使導入自動化奠定智動基礎的方式越發受到產業重視,且中期的遠端作業、虛擬實境、模擬運作等陸續崛起的市場需求更趨實用。此階段性發展有望解決工業.4.0緩步發展的困境,催動相關技術開發加速,帶動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至2026年達6,200億美元。
集邦表示,製造業邁向永續營運的方式相當多元,若以工廠管理常見的人機料法環來看,從低碳機具設計、包裝材料挑選、循環經濟商模、再生能源採用、乃至綠建築工廠等都是工具手段。
在成本與效益考量下,生產流程改善與整體環境監控,是近期工業4.0綠化技術的重點領域;以世界經濟論壇遴選的永續燈塔工廠(Sustainability Lighthouses)為例,此類智慧工廠高度運用工業4.0技術且聚焦節能減碳,相較2021年廠商聚焦能源優化使用,2022年入選的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Johnson&Johnson Janssen已然更為全面,藉由數位孿生無人工廠、IIoT即時能源管控系統、AI流程管理等技術工具,提升整體效率以轉型綠色工廠。
進一步看到台廠的綠色工廠海外商機,原先已有海外基礎的廠商會相對具優勢潛力,也促其將自身產品服務往節能減碳靠攏,諸如東台透過視覺化監測、數位孿生、碳盤查等工具降低碳足跡,在設計上也採用輕量化、創新材料、省電馬達等打造綠色工具機維持海外競爭力;東元開發可減少材料耗損以及將廢熱轉換為綠電的設備系統;上銀的智慧滾珠螺桿可辨識最佳潤滑時機點以利減少潤滑油使用浪費與碳排;台達電則以低碳工業自動化作為切入點,並聚焦再生能源發電儲能系統、電機變頻器等。
由於碳中和非一蹴可幾,即便採用直觀的綠色環保產品服務抑或採用再生能源,仍須有相關配套措施以發揮最大效益。因此,預期2023年將可看到更多廠商加速其數位轉型與工業自動化的導入腳步以奠定綠化基礎,此亦將成為市場年度成長的主要動能。
就中、長期而言,企業透過自動化提升品質獲得數據後,再經由數位虛擬化減少浪費串聯全廠,最後方能以最少的資源使用、環保生產流程、統合能源管理,在保有市場競爭力之虞打造脫碳、循環經濟的商業模式。在自動、虛擬、低碳化三者環環相扣、多線並進的發展架構下,將以綠色製造為目標打造智慧製造產業黃金十年的關鍵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