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子安/高雄報導
傳統唐卡的繪製要求嚴苛、程序極為複雜。至於唐卡的品種和材質更是多種多樣,但多數是在布面和紙面上繪製的,也有在牛皮及羊皮上繪製。台灣目前擁有的獸皮唐卡數量不多,所以較為珍貴。由於唐卡對於和佛教文化深具淵源,Kelly Art & Jason Wine 執行長莊尚諭正籌辦藏傳與漢傳佛教文化論壇,希望更多人從認識佛教古文物,進一步了解漢藏民族對人類世界的偉大貢獻。
莊尚諭表示,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歷來被藏族人民視為珍寶,也是中華民族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從藏文音譯而來,是在1500年前吐蕃王朝第33任贊普松贊干布時期興起的一種新穎繪畫藝術,即以綵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西藏唐卡源遠流長,內容豐富,既有多姿多態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歷史和民族風情的畫面,構圖嚴謹,均衡,豐滿,多變。
但由於朝代更迭及社會動亂,唐宋時期保存下來的唐卡已不多見,目前宋代的唐卡在布達拉宮僅存有三幅,其中兩幅是在內地訂做的繹絲唐卡。
大體說來,前藏的唐卡構圖嚴謹,筆力精細,尤擅肖像,善於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後藏的唐卡用筆細膩,風格華麗,構圖講究飽滿,線條精細,著色濃艷,屬工筆彩的畫法。
按照唐卡繪的內容可分為佛像唐卡、歷史唐卡、神話傳說唐卡、傳記唐卡、天文唐卡和藏醫藥唐卡。唐卡使用的顏料傳統上全部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雖經幾百年的歲月,仍是色澤艷麗明亮,另外也有刺繡、織錦、緙絲和貼花等織物唐卡,有的還在五彩續紛的花紋上,將珠玉寶石用金絲綴於其間,珠聯璧合更具觀賞價值。
獸皮唐卡在市面上流傳的不多,11年前在北京鼎時國際秋季拍賣會一張73×53公分的清代中期牛皮唐卡成交價達到66萬人民幣。
莊尚諭表示,一般收藏唐卡者,大都對佛教信仰虔誠,不隨意放拍賣市場,但現在是一個資訊透明時代,所以想成立一個平台,讓有獸皮唐卡佛教古文物的雅士,能夠彼此相互交流,進而推廣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