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 屏東
春節即將到來,園藝行生意非常好。春節期間,種植玫瑰的景點或是花園總是迎來人潮。不過屏東科技大學景觀暨遊憩管理研究所,以及它的前身農村規劃系所師生一直以line社群保持互動,經常學習交流。先是有人貼了瑞光南路一處休閒花園極漂亮的玫瑰,繼之有同學提問「月季與玫瑰如何區分?」學有專精的教授們就引經據典,非常專業的解說一番。這一回應,讓同學們長了知識。
退休的蔡龍銘前所長首先解惑道:「英文Rose一字,其實中文有分薔薇Rosa multiflora、玫瑰Rosa rugosa及月季Rosa chinensis,三類均屬薔薇屬植物。薔薇的multiflora係多花之意,表示為一花莖有多朵花。玫瑰原為一種紅色玉石之名,早時,因育種而產生一種紅色薔薇,稱之為玫瑰,才有玫瑰之名。月季及玫瑰通常一花莖只一朵花。現在育種產生的花形花色很多,無法分辨時,統稱之為”薔薇”應該可以,因三者均為薔薇屬Rosa。
所裡面退休羅清吉老師怕同學還是有些迷惑,特別加了這些:「加上以下的補充,應該是會更清楚些:
一、枝葉的區別
薔薇、玫瑰、月季都是叢生灌木,莖枝都有刺,都是羽狀復葉。其差異是:
薔薇莖枝細軟,蔓生,亦可依附其他物攀援生長,羽狀小葉多為7枚,倒卵形至長圓形,葉面光滑,葉緣為裂鋸齒,冬季落葉。
玫瑰莖枝直立,密生剛毛和倒刺,羽狀小葉多為7片,橢圓形至橢圓倒卵形,葉面多皺紋,葉緣有鈍鋸齒,葉色淡,冬季落葉。
月季大花品種莖粗壯直立,刺大,豐花、小花品種莖稍細,刺較少。羽狀小葉多為5片,葉平展,有光澤,寬卵形至橢圓狀卵形,葉緣有銳鋸齒,冬季部分落葉,半常綠。
二、花的區別
薔薇、玫瑰、月季的花都著生於當年生新枝的頂端,不同的是:
薔薇是圓錐狀傘房花序,花小密集,有香味,多為粉紅色、紅色,較少黃、白色,一年僅在5月至6月開一次花。
玫瑰花單生或數朵聚生,花冠6厘米至8厘米,有單瓣重瓣兩種,花瓣平展,紫紅色或白色,香味濃,尤以白花重瓣者最香,每年4月至5月開一次花,個別的9月開少量花。
月季花單生或數朵簇生,花梗長,大花品種重瓣,花瓣大多向外反卷,花色繁多。小花、豐花品種花密集,花冠較小,花色較多,其中五彩月季開後會變色。月季花期長,在熱帶四季有花,溫帶4月至11月有花、微香,其中香水月季較香。
三、果的區別
除重瓣玫瑰不結果,豐花、小花月季末見結果外,其餘花後大都結果,圓形,初為綠色。薔蔽果實球形,9月至10月成熟後為橙色。玫瑰果實扁圓形,9月至10月成熟後為磚紅色。月季果實卵圓形或梨形,成熟後為橙紅色。」
西方或是現代對於玫瑰的分辨解析之外,古代中國典籍如何看待「玫瑰」二字?在中國早期的書裡面,「玫瑰」是玉石或寶珠的名字。《說文解字》認為「玫」作為一個名詞是「火齊珠」或「美石」之名,「瑰」則與之同義,而且能作形容詞來形容事物圓潤美好的樣子。
《詩經·渭陽》曰:「何以贈之?瓊瑰玉佩。」這裏「瑰」就是指「美石」。孔融「玫琁隱曜,美玉韜光」之句中,「玫琁」與「美玉」相對,也是用「玫」的古義。
較早把「玫瑰」合用的是先秦《韓非子》一書。在記載「買櫝還珠」的典故時,《韓非子》曰:「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欄之櫃,薰桂椒之櫝,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這個楚人用各種珍寶精心裝飾盛珍珠的容器,其中就有可能與其所賣之珠同樣珍貴的「玫瑰」,難怪鄭人要「買其櫝而還其珠」了。
到了漢代,「玫」與「瑰」同時使用的例子就多了。司馬相如在《子虛賦》中說:「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珉昆吾」;在《上林賦》中又說:「玫瑰、碧琳、珊瑚叢生」。這些「玫瑰」還都是指美玉寶珠。正如唐代經學大家顏師古所言:「玫瑰,美玉名也。……或曰,珠之尤精者曰玫瑰。」
不過晉人葛洪所撰《西京雜記》載漢代樂游苑里曾經長出一株「玫瑰樹」:「樂游苑自生玫瑰樹,樹下多苜蓿。」這可能目前發現最早將「玫瑰」與植物聯繫在一起的例句。
此處說的「玫瑰樹」並不是後人認知中的玫瑰花的高大植株,它只是一棵外觀與「玫瑰」玉石的質地或色澤相似的樹木罷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玫瑰」一詞仍然主要是用作玉石或寶珠之名。像迦葉摩騰譯的《妙法蓮華經》有「玫瑰琉璃珠」之句;曇無讖譯的《大般涅槃經》有「玫瑰為地,金沙布上」之句;《洛陽伽藍記》載,噠國王妃頭上戴有「以玫瑰五色裝飾」的長角;《魏書》亦載:「和平二年秋,詔中尚方作黃金合盤……鏤以白銀,鈿以玫瑰」;沈約《登高望春》詩也有「寶瑟玫瑰柱,金羈瑇瑁鞍」之句;這些「玫瑰」都是玉石寶珠之名。
任昉撰《述異記》時,遂對寶珠「玫瑰」特加留意;任氏說大凡寶珠可分為二種,一種是龍珠,一種是蛇珠,而玫瑰正是尤為人所珍視的龍珠一類。
唐朝,「玫瑰」作為一種花卉的名稱,忽然在文人雅士的詩文中頻繁亮相。白居易在一首歌詠芍藥的詩中寫道:「菡萏泥連萼,玫瑰刺繞枝。等量無勝者,唯眼與心知。」他認為,荷花雖好但莖上有泥,玫瑰雖好但枝上有刺,比來比去,自己的眼和心都覺得還是芍藥最好。
也許這只是詩人的襯托筆法,但詩中那帶刺的玫瑰已經不再是玉石或寶珠而是地道的玫瑰花了。徐凝《題杭州開元寺牡丹》說「虛生芍藥徒勞妒,羞殺玫瑰不敢開」,句中的「玫瑰」無疑也是指玫瑰花。不過李商隱「青樓有美人,顏色始玫瑰」之句將美人喻為玫瑰,就很難判定其是指玉還是指花,因為古人既說「美人如玉」也說「美人如花」。好在句中的「始」字暗示了玫瑰花由含苞到初綻。
唐代劉禹錫說松樹「青實長玫瑰」,就是說松果像「玫瑰」這種玉石或寶珠。李之儀《持釣》詩有「艇子悠揚打雨來,裊絲越箭青玫瑰」之句,這裏的「越箭」是指釣竿,他把釣竿比喻成「青玫瑰」,同樣也是因其有與「玫瑰」玉石類似的質感。可見唐代玫瑰一詞有些指花朵,也有指其他。
唐代還出現了一些記錄玫瑰花習性、色澤、移栽情況的作品,李肇《翰林志》載:「(翰林)院內……玫瑰、凌霄、牡丹、山丹、芍藥……雜植其間,殆至繁隘。」說明玫瑰是被士大夫珍視的花卉之一。
僧齊己《薔薇》詩曰:「根本似玫瑰,繁英刺外開。」說明玫瑰與薔薇的根株枝幹很相似。因而唐人也有將薔薇誤認成玫瑰的。例如溫庭筠《握柘詞》說:「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能「拂地紅」的當是薔薇,因為它是蔓生的藤本植物,而玫瑰則是直上生長而後再開枝散葉。
徐寅《司直廵官無諸移到玫瑰花》云:「芳菲移自越王台,最似薔薇好並栽。穠艷盡憐勝彩繪,嘉名誰贈作玫瑰。……」詩中涉及到玫瑰花的產地、移植、習性、色澤、命名等情況,頗可玩味。段成式《酉陽雜俎》還載:「洛中鬻花木者言,嵩山深處有碧花玫瑰,而今亡矣。」可見段氏將「碧花玫瑰」視為逸品,頗以不能得見為恨。
玫瑰花何以到唐代才大量出現?可能唐前並沒有玫瑰花,它是唐代的園藝工匠培育出的新品種。另外一種可能,唐代之前早就有這種花卉,只是到唐代才進入文人雅士的鑑賞視野。率先對作為花卉名的「玫瑰」進行深入探討的也是唐朝。
李匡乂在《資暇集》中認為這種花卉應該叫「梅槐」,時人把它的名字叫成「枚櫰」這個音,是語音的訛誤。他又說「枚櫰」這個音空無義涵,可用「玫瑰」來代替也不合適,因為百花中珍品很多,為什麼偏將這個佳名給它呢?
考據宋元明清的地方誌、花譜等書,發現玫瑰花還有「徘徊花、女兒花、離娘花」等別名。
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芬氤裊裊不絕,故又名徘徊花」;徐石麒《花傭月令》:「最忌人溺,澆之即萎,俗雲女兒花怕羞,因此」;《寧河關志》:「俗謂之離娘花,分栽則茂」。俗傳人用小便澆它就會枯死,所以被叫作怕羞的女兒花;從母株分栽更能茂盛生長,所以被叫作離娘花。這些叫法雖然俚俗,但卻也符合邏輯。但因其香氣馥郁而名「徘徊」,就顯得不太周密,因為香氣馥郁的花很多,為什麼偏叫它「徘徊」?這就和李匡乂質疑花中珍品很多,為什麼偏叫它「玫瑰」是一個道理。
「玫瑰」一名最終能定名,可能是因為「玫瑰」一詞非常典雅,很早就具有獨特的文化意蘊。它還抓住了「玫瑰」玉石與玫瑰花的共性。
宋代詩人楊萬里有《紅玫瑰》詩,郭祥正有《翦玫瑰寄晦之仍書此為戲》詩,項安世有《郢州道中見刺玫瑰花》詩。吳曾《能改齋漫錄》載邱濬還將玫瑰等名花異草比附官職品秩一一排序。《宣和畫譜》還錄有「玫瑰花圖」一幅,後來玫瑰花入畫、詩人繼而題畫也逐漸成為一種潮流。張邦基《墨莊漫錄》又載:「玫瑰油,出北虜,其色瑩白,其香芬馥不可名狀,用為試妝。」這是以玫瑰命名的化妝品流行的較早記載。
明人曾稱讚玫瑰說:「真奇葩也!」並非虛語。明人高濂說飲用茉莉和玫瑰泡成的「花香熱水」有助於養生,還說玫瑰花可以和糖一起搗碎做成「玫瑰醬」;李日華說「玫瑰堪和香作餅」;宋詡說玫瑰花「堪入酒、入茶、入蜜」;屠隆則對如何才能泡出好喝的「花茶」很有興趣。文震亨說玫瑰花可以裝香囊、可以充食品,但不宜插頭髮。清代官修的《圓明園內工則例》還記錄了當時購買玫瑰的價格:「大玫瑰,每棵銀四分」「小玫瑰,每棵銀一分五厘」,可見當時玫瑰的價格非常貴。
到了近代,由於與西方交流日繁,中國的玫瑰文化出現土洋共芬芳的篇章。方濬頤,同、光年間人,有《洋玫瑰》詩一首。詩序介紹了洋玫瑰與中國玫瑰的不同,又對洋玫瑰乃中國玫瑰傳出後的變種之說,從情理上表示認同。其詩用典、敘事也頗有助於理解洋玫瑰與中國玫瑰的淵源異同。
張德彝,光緒年間外交官,其《航海述奇》一書記錄西方玫瑰花事頗多。如「西人最善種花,凡玫瑰、月季皆能作五色」「英國男女婚配……(新郎)贈新娘、伴娘紅白玫瑰花捆」「看花果會,花有紅、黃、紫、白玫瑰大如碗者」「喀色蓮呈獻皇后淺紅玫瑰一束,以表恭敬」「有甘特姓者,世業蒔玫瑰園極廣」「粵中來書,夏間寄到玫瑰花,開如小銅錢,何遷地弗良也」「美俗指為中國玫瑰者,已退粉矣」「秘魯雜花最重山茶、梔子,非如美洲知有玫瑰而已」。
從張姓外交官正式派駐海外,以英、美、秘魯各國見聞,將婚姻、花會、國事等,全盤寫在書裡面,這對了解清代中外玫瑰文化之異同比較,頗有助益。
波新聞https://www.bo6s.com.tw/
圖/玫瑰花香氣和花型非常優雅迷人
部分資料引用網址:https://read01.com/kEG6eON.html, https://m.hhbky.com/zh-hk/yanghua/jiatingyanghua/56371.html